中学作文课堂文化生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国内外文化生态的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2.国内外生态作文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文献法 | 第12页 |
2.调查法 | 第12-13页 |
(四)核心概念 | 第13-17页 |
1.生态学 | 第13-14页 |
2.文化生态 | 第14-15页 |
3.作文文化生态 | 第15-17页 |
一、作文课堂文化生态的内涵 | 第17-22页 |
(一)课堂文化生态 | 第17-18页 |
(二)作文课堂文化生态 | 第18页 |
(三)作文教学课堂文化生态的价值追求 | 第18-21页 |
1.尊重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的主体存在过程 | 第19页 |
2.唤醒学生写作中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成长 | 第19-20页 |
3.触发学生抒写人间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 | 第20页 |
4.激发学生写作中对天地人生的深刻哲思 | 第20-21页 |
(四)作文课堂的文化生态的建构意义 | 第21-22页 |
二、作文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分析 | 第22-37页 |
(一)教师因素分析 | 第22-26页 |
1.系统规划缺失 | 第22-24页 |
2.写作素养欠缺 | 第24-25页 |
3.评改反馈失效 | 第25-26页 |
(二)学生因素分析 | 第26-32页 |
1.写作意识淡薄 | 第26-30页 |
2.写作主体泛化 | 第30-32页 |
(三)作文环境因素 | 第32-37页 |
1.作文教学氛围功利性 | 第32-33页 |
2.作文环境利用低效性 | 第33-35页 |
3.作文教学情境弱效性 | 第35-37页 |
三、作文课堂文化生态建构原则 | 第37-42页 |
(一)破除陈观系统有序的原则 | 第37-38页 |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 第38-39页 |
(三)注重课内拓展课外的原则 | 第39页 |
(四)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原则 | 第39-40页 |
(五)讲练兼顾多样评价的原则 | 第40-42页 |
四、作文课堂文化生态建构策略 | 第42-50页 |
(一)以生为本建构写作共同体 | 第42-44页 |
1.搭建民主和谐的对话平台 | 第42-43页 |
2.重视下水作文的写作实践 | 第43页 |
3.发挥同伴效应的积极作用 | 第43-44页 |
(二)体验过程创设写作学习情境 | 第44-45页 |
1.切合写作学情选择恰当情境材料 | 第44页 |
2.根据写作环境确定情境呈现方式 | 第44-45页 |
3.结合实际创生高效写作学习环境 | 第45页 |
(三)丰富积累提倡写作融入生活 | 第45-48页 |
1.引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 第46页 |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第46-47页 |
3.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 第47-48页 |
(四)动态多元建立写作评改策略 | 第48-50页 |
1.建立多样多元评改生态圈 | 第48页 |
2.构建动态循环发表生态链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附录1:关于中学作文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3-55页 |
附录2:关于中学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