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高中古代散文中人文底蕴教学的概述 | 第13-25页 |
一、人文底蕴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人文积淀 | 第13页 |
(二)人文情怀 | 第13-14页 |
(三)审美情趣 | 第14页 |
二、高中古代散文中蕴含的人文资源 | 第14-22页 |
(一)丰厚的人文积淀 | 第14-18页 |
(二)深远的人文情怀 | 第18-20页 |
(三)健康的审美情趣 | 第20-22页 |
三、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意义 | 第22-25页 |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第23页 |
(二)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第23-24页 |
(三)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人文底蕴培养的现状及原因探究 | 第25-35页 |
一、调查问卷分析 | 第25-30页 |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第25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二、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人文底蕴培养的现状 | 第30-32页 |
(一)简化文本拓展忽视文化传承 | 第30页 |
(二)侧重应试训练忽视情感体验 | 第30-31页 |
(三)偏重课堂串讲忽视学生探究 | 第31-32页 |
三、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人文底蕴培养缺失的原因探析 | 第32-35页 |
(一)古文自身的特殊性 | 第32-33页 |
(二)教师人文素养及人文知识欠缺 | 第33页 |
(三)学生对古代散文学习兴趣不浓厚 | 第33-34页 |
(四)古代散文教学目标功利化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人文底蕴培养的路径探析 | 第35-43页 |
一、合理构建教学目标准确认识教学价值 | 第35-36页 |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第35-36页 |
(二)理清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层次性 | 第36页 |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6-39页 |
(一)树立“文言”并重的教学观念 | 第37页 |
(二)重视诵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 第37-38页 |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第38-39页 |
(四)丰富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 第39页 |
三、提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 第39-41页 |
(一)加强人文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 第40页 |
(二)拓宽古文教学的知识面 | 第40-41页 |
四、进行有效课堂延伸,提升学生审美境界 | 第41-43页 |
(一)课前延伸加深理解 | 第41-42页 |
(二)课后拓展发散思维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