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37页 |
2.1 文献检索概述 | 第19-23页 |
2.1.1 文献检索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2.1.2 学术趋势分析 | 第20-23页 |
2.2 产品保修相关研究 | 第23-30页 |
2.2.1 保修问题 | 第23-27页 |
2.2.2 延长保修 | 第27-30页 |
2.3 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2.4 供应链协调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2.4.1 传统供应链协调 | 第31-32页 |
2.4.2 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 第32-34页 |
2.5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述 | 第34-35页 |
2.5.1 不足之处 | 第34-35页 |
2.5.2 已有研究对本文问题的启示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考虑延保竞争的双寡头博弈模型 | 第37-45页 |
3.1 问题背景 | 第37-38页 |
3.2 模型概述 | 第38页 |
3.2.1 符号说明 | 第38页 |
3.2.2 假设说明 | 第38页 |
3.3 延保需求函数 | 第38-40页 |
3.3.1 产品需求函数 | 第39页 |
3.3.2 延保服务A的需求函数 | 第39页 |
3.3.3 延保服务B的需求函数 | 第39-40页 |
3.4 双寡头博弈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 第40-42页 |
3.4.1 模型构建 | 第40页 |
3.4.2 模型求解 | 第40-42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考虑延保竞争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 | 第45-59页 |
4.1 问题背景 | 第45-46页 |
4.2 模型概述 | 第46-47页 |
4.2.1 符号说明 | 第46-47页 |
4.2.2 假设说明 | 第47页 |
4.3 需求函数 | 第47页 |
4.4 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47-50页 |
4.4.1 模型构建 | 第47-48页 |
4.4.2 模型求解 | 第48-50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50-56页 |
4.5.1 模型验证 | 第50-51页 |
4.5.2 灵敏度分析 | 第51-55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6 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结果的比较 | 第56-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协调模型 | 第59-67页 |
5.1 问题背景与分析 | 第59页 |
5.2 供应链协调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59-61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59-60页 |
5.2.2 模型求解 | 第60-61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61-65页 |
5.3.1 最优决策 | 第61页 |
5.3.2 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影响 | 第61-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及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