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流动儿童及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 第11页 |
1.2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 | 第11-15页 |
1.2.1 文化适应概念 | 第11-12页 |
1.2.2 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 | 第12-14页 |
1.2.3 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文化适应 | 第15-16页 |
1.3.1 家庭功能的概念与理论 | 第15-16页 |
1.3.2 家庭功能对儿童心理健康及文化适应的影响 | 第16页 |
1.4 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文化适应 | 第16-19页 |
1.4.1 心理韧性概念 | 第16-17页 |
1.4.2 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3 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研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1.6 研究假设 | 第19-21页 |
2 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21-4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2 对象与方法 | 第21-23页 |
2.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2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2.2.3 统计工具 | 第22-23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23-37页 |
2.3.1 流动儿童人口统计概况 | 第23页 |
2.3.2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潜在剖面分析 | 第23-26页 |
2.3.3 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文化适应差异性检验 | 第26-30页 |
2.3.4 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文化适应相关研究 | 第30页 |
2.3.5 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0-37页 |
2.4 讨论 | 第37-41页 |
2.4.1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整体状况 | 第37页 |
2.4.2 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文化适应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7页 |
2.4.3 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文化适应的年级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2.4.4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家庭类型差异分析 | 第38页 |
2.4.5 家庭收入及教育水平对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家庭功能及心理韧性的作用 | 第38-39页 |
2.4.6 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对文化适应的预测作用 | 第39-40页 |
2.4.7 心理韧性对家庭功能影响文化适应的中介作用 | 第40-41页 |
3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团体干预实验研究 | 第41-5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3.3.1 研究设计 | 第41页 |
3.3.2 被试 | 第41-42页 |
3.3.3 研究工具 | 第42页 |
3.3.4 统计学方法 | 第42-43页 |
3.4 分析步骤及结果 | 第43-53页 |
3.4.1 组别、时间因素对心理韧性干预的作用 | 第43-45页 |
3.4.2 组别、时间因素对低分组心理韧性干预的作用 | 第45-48页 |
3.4.3 组别、时间因素对高分组心理韧性干预的作用 | 第48-49页 |
3.4.4 组别、时间因素对中间组心理韧性干预的作用 | 第49-50页 |
3.4.5 心理韧性与心理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 | 第50-51页 |
3.4.6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活动效果的评价结果 | 第51-52页 |
3.4.7 实验组的追踪调查结果 | 第52-53页 |
3.5 讨论 | 第53-57页 |
3.5.1 心理韧性干预效果分析 | 第53-54页 |
3.5.2 心理韧性干预活动的有效性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3.5.3 心理韧性干预的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4 综合讨论 | 第57-61页 |
4.1 关于流动儿童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57页 |
4.2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团体干预研究 | 第57-58页 |
4.3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 第58-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1 人口统计学问卷 | 第69页 |
附录2 家庭功能量表 | 第69-70页 |
附录3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第70-71页 |
附录4 社会文化适应问卷 | 第71-72页 |
附录5 主观幸福感量表 | 第72-73页 |
附录6 团体干预方案 | 第73-80页 |
附录7 团体干预反馈表 | 第80页 |
附录8 团体干预自我评估问卷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85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