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8-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 第17-24页 |
第一节 阅读“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教育生态学 | 第17-18页 |
二、新课程理念 | 第18-19页 |
三、接受美学 | 第19页 |
第二节 阅读“生态课堂”的特征 | 第19-22页 |
一、整体性 | 第19-20页 |
二、互动性 | 第20页 |
三、协同共生性 | 第20-21页 |
四、开放性 | 第21页 |
五、发展性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构建小学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第22-23页 |
二、教材的相关要求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生态”现象及原因分析 | 第24-39页 |
第一节 阅读教学中的“非生态”现象 | 第24-32页 |
一、课堂教学环境压抑 | 第24-26页 |
二、课堂人际关系错位 | 第26-28页 |
三、课堂教学过程僵化 | 第28-31页 |
四、阅读教学评价单一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阅读教学中的“非生态”现象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一、忽视“限制因子定律”,阻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 第33-34页 |
二、忽视“花盆效应”,课堂教学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 第34-35页 |
三、忽视“生态位原理”,阻碍师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 第35-36页 |
四、忽视“教育节律”,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6-37页 |
五、忽视“边缘效应”,轻视课外阅读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 第39-51页 |
第一节 营造生态的课堂教学环境 | 第39-42页 |
一、应用现代技术,形成创新开放的课堂环境 | 第39-40页 |
二、优化物质环境,打造动态高效的阅读课堂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 第42-46页 |
一、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尊重的人际关系 | 第42-45页 |
二、融洽生生关系,形成互利共生的课堂氛围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构成开放的阅读教学过程 | 第46-48页 |
一、拓展学习资源,提高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 第47-48页 |
二、丰富教学内容,强化阅读教学的生活性 | 第48页 |
第四节 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48-51页 |
一、活化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 第48-50页 |
二、均衡评价主体,实施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