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1.1 留守妇女 | 第16页 |
1.1.2 心理干预 | 第16-17页 |
1.1.3 妇女社会工作 | 第17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2.1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7页 |
1.2.2 心理干预理论 | 第17-19页 |
2 赤峰市松山区 D 村留守妇女个案描述及问题评估 | 第19-26页 |
2.1 D 村的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2 服务对象选取及资料收集方法 | 第19-20页 |
2.2.1 本次研究服务对象选取方法 | 第19-20页 |
2.2.2 收集服务对象资料运用的工具 | 第20页 |
2.3 留守妇女个案基本情况描述 | 第20-23页 |
2.3.1 个案一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2.3.2 个案二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2.3.3 个案三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2.4 服务对象问题评估 | 第23-26页 |
2.4.1 本次服务对象问题评估方法与步骤 | 第23页 |
2.4.2 本次服务对象问题资源总结 | 第23-26页 |
3 社会工作介入赤峰市D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方案设计 | 第26-34页 |
3.1 确定服务对象的来源、类型及求助过程 | 第26页 |
3.2 个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 | 第26-28页 |
3.2.1 个案一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3.2.2 个案二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3.2.3 个案三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 | 第28页 |
3.3 制定社会工作干预计划 | 第28-34页 |
3.3.1 设定社会工作干预目的和目标 | 第28-30页 |
3.3.2 构建行动计划 | 第30-33页 |
3.3.3 签订服务协议 | 第33-34页 |
4 赤峰市松山区 D 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社会工作干预过程 | 第34-44页 |
4.1 个案服务策略实施过程 | 第34-41页 |
4.1.1 案例一实施过程 | 第34-36页 |
4.1.2 案例二实施过程 | 第36-39页 |
4.1.3 案例三实施过程 | 第39-41页 |
4.2 个案服务评估及跟进计划 | 第41-42页 |
4.2.1 案例一心理干预服务评估 | 第41页 |
4.2.2 案例二心理干预服务评估 | 第41-42页 |
4.2.3 案例三心理干预服务评估 | 第42页 |
4.3 结案与案例研究总结 | 第42-44页 |
4.3.1 结案 | 第42页 |
4.3.2 案例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相关对策 | 第44-4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5.2 相关对策 | 第44-49页 |
5.2.1 政府鼎力支持,完善相关政策 | 第45-46页 |
5.2.2 社会热切关注,营造温馨氛围 | 第46页 |
5.2.3 家庭温暖鼓励,建立强大后盾 | 第46-48页 |
5.2.4 自身努力提高,增强生存能力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1:针对案例一的结构式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附录 2:针对案例二的结构式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附录 3:针对案例三的结构式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