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服务品牌综述 | 第14-16页 |
1.2.2 航空公司品牌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1.4.1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民营航空公司概念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旅客接触感知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消费者感知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品牌资产理论 | 第23-25页 |
2.2.3 品牌接触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民营航空公司及其品牌建设现状 | 第27-35页 |
3.1 我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27-30页 |
3.1.1 民营航空公司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1.2 民营航空公司主要特点 | 第28-30页 |
3.2 我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3.2.1 品牌建设现状 | 第30-33页 |
3.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旅客接触感知的民营航空公司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 第35-62页 |
4.1 以品牌资产为导向的品牌建设路径模型构建 | 第35-47页 |
4.1.1 品牌接触因素的归纳与筛选 | 第35-41页 |
4.1.2 品牌资产维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4.1.3 提出假设 | 第42-46页 |
4.1.4 以品牌资产为导向的品牌建设路径模型图 | 第46-47页 |
4.2 数据收集及实证研究 | 第47-57页 |
4.2.1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7页 |
4.2.2 预调研及问卷形成 | 第47-50页 |
4.2.3 问卷发放 | 第50页 |
4.2.4 数据分析和检验 | 第50-57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4.3.1 品牌接触因素与其品牌资产的关系 | 第57-61页 |
4.3.2 品牌资产维度之间的关系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我国民营航空公司品牌建设路径与策略 | 第62-69页 |
5.1 明确经营模式和品牌定位 | 第62-63页 |
5.2 明确公司和品牌发展阶段 | 第63-64页 |
5.3 确定品牌资产的核心维度 | 第64页 |
5.4 分析品牌接触因素优先序 | 第64-66页 |
5.5 整合关键品牌接触点管理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6.1 本文的结论 | 第69-7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6.2.1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70-71页 |
6.2.2 未来的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一:境内旅客对航空公司主要投诉类型统计 | 第78-80页 |
附录二:基于旅客接触感知的我国民营航空公司品牌资产影响路径图 | 第80-81页 |
附录三:针对民营航空公司的调查问卷 | 第81-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