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义务教育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的内在涵义 | 第14-15页 |
2.2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的系统思想 | 第15-16页 |
2.3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的心理依据 | 第16-20页 |
2.3.1 认知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2.3.2 人格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义务教育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50页 |
3.1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目标特点 | 第20-22页 |
3.1.1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目标的相通性 | 第20-21页 |
3.1.2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目标的延续性 | 第21-22页 |
3.2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情况调查分析 | 第22-32页 |
3.2.1 调查设计 | 第22-23页 |
3.2.2 调查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23-32页 |
3.3 六、七年级学生写作现状调查研究 | 第32-42页 |
3.3.1 调查设计 | 第32页 |
3.3.2 调查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3.4 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42-50页 |
3.4.1 作文教学观念 | 第43-45页 |
3.4.2 作文教学行为 | 第45-50页 |
第4章 义务教育六、七年级作文教学衔接建议 | 第50-62页 |
4.1 善用教材,选用开放自由的作文命题形式 | 第50-52页 |
4.2 坚持叙论并举、虚实相济的作文教学原则 | 第52-54页 |
4.3 素材积累与写作技巧衔接的作文教学指导 | 第54-55页 |
4.4 采用多评少批、自批自改的作文评价方式 | 第55-57页 |
4.5 加强作文教学与语文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 | 第57-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