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论文

BGA封装内18um铜线键合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6-12页
第一章 BGA封装技术介绍第12-21页
    1.1 前道生产工艺第12-19页
    1.2 后道生产工艺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前期准备第21-25页
    2.1 环境第21-22页
    2.2 材料第22-23页
    2.3 设备第23-24页
    2.4 工具第24-25页
第三章 18um铜线打线工艺试验第25-45页
    3.1 工艺试验前期研究第25页
    3.2 工艺性能检测项目第25-32页
        3.2.1 CPK简介第26-27页
        3.2.2 铝层溢出(Al Splash)第27页
        3.2.3 铜线拉力测试(Wire Pull)第27-28页
        3.2.4 焊球推力测试(Ball Shear)第28-29页
        3.2.5 单位焊球推力(Ball Shear Strength)第29页
        3.2.6 FAB(Free Air Ball)第29-30页
        3.2.7 焊球大小和高度(Ball Size/Ball Thickness)第30页
        3.2.8 合金量(IMC)第30页
        3.2.9 弹坑情况(Cratering)第30-31页
        3.2.10 线弧高度控制(Loop Height)第31页
        3.2.11 铝层厚度(Al thickness)第31-32页
    3.3 DOE工艺优化试验第32-45页
        3.3.1 DOE简介第32页
        3.3.2 第一点打线DOE实验第32-42页
        3.3.3 第二点打线DOE实验第42-43页
        3.3.4 铜线的线弧控制第43-44页
        3.3.5 铝层的检测第44-45页
第四章 铜线与金线在工艺控制中的比较第45-46页
第五章 18um铜线产品的可靠性测试第46-58页
    5.1 可靠性测试项目简介第46-54页
        5.1.1 Precon介绍第46-49页
        5.1.2 耐久性实验介绍(Long Term Test)第49-53页
        5.1.3 18um铜线封装的可靠性测试流程第53-54页
    5.2 可靠性测试结果分析第54-58页
        5.2.1 Precon结果分析第54-55页
        5.2.2 耐久性实验结果分析第55-58页
第六章 总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盲反卷中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时延估计
下一篇:基于PLM的某电子企业的数据整合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