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C公司及喷漆线简介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设备综合使用率(OEE) | 第12-13页 |
2.2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3-15页 |
2.3 TPM | 第15-16页 |
2.4 5WHY分析法 | 第16-17页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 | 第17-21页 |
3. 基于“绩效率”问题的现状和分析 | 第21-29页 |
3.1 C公司喷漆生产线制造流程和现状 | 第21-24页 |
3.3.1 生产流程及当前OEE数据指标 | 第21-23页 |
3.3.2 资源配置情况 | 第23-24页 |
3.2 基于精益生产理论分析现存的浪费和改善机遇 | 第24-26页 |
3.2.1 原料及产品的等待,库存浪费 | 第24-26页 |
3.2.2 喷漆线本身流转中的浪费 | 第26页 |
3.2.3 原料上件顺序混乱造成的等待 | 第26页 |
3.3 基于约束理论分析生产线瓶颈及改善机遇 | 第26-29页 |
3.3.1 喷漆线本身内部的瓶颈 | 第26-28页 |
3.3.2 喷漆线对于整条生产线来说也是瓶颈 | 第28-29页 |
4. 提高“绩效率”方法和措施的研究 | 第29-34页 |
4.1 提高喷漆线节拍时间 | 第29-31页 |
4.2 实行拉动式和准时化生产 | 第31-34页 |
5. 基于“可用率”问题的现状和分析 | 第34-40页 |
5.1 C公司设备维护体系的现状 | 第34-35页 |
5.2 基于TPM理论的分析及改善机遇 | 第35-37页 |
5.2.1 生产人员参与性不足 | 第35页 |
5.2.2 PM完成率不高,效果不佳 | 第35-37页 |
5.3 基于重复性问题的分析及改善可能 | 第37-38页 |
5.4 设备本身的设计问题 | 第38-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6. 提高“可用率”方法和措施的研究 | 第40-47页 |
6.1 引入“自我维护” | 第40-43页 |
6.1.1 自主维护第一步- 恢复(清洁和检查) | 第40-42页 |
6.1.2 自主维护第二步- 消除污染源和死角区域 | 第42页 |
6.1.3 采用引入标准作业流程 | 第42-43页 |
6.2 引入 5WHY分析法应对重复性问题 | 第43-45页 |
6.3 快速改进研讨会 | 第45-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7. 总结及扩展 | 第47-52页 |
7.1 运行半年后的数据趋势及结果 | 第47-50页 |
7.1.1“绩效率”相关成果 | 第47-48页 |
7.1.2“可用率”相关成果 | 第48-50页 |
7.1.3 总体“OEE”的成果 | 第50页 |
7.2 结论分析 | 第50页 |
7.3 可能的扩展及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