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化主管岗位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与实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3.1 研究成果第10-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第14-1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2.1.1 信息主管第14页
        2.1.2 学校信息化主管第14-15页
        2.1.3 岗位能力第15页
    2.2 理论支撑第15-18页
        2.2.1 三元智力理论第15-16页
        2.2.2 成人学习理论第16页
        2.2.3 情境学习理论第16-17页
        2.2.4 建构学习理论第17-18页
3 学校信息化主管岗位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第18-28页
    3.1 学校信息化主管岗位职责第18页
    3.2 学校信息化主管三元能力结构的提出第18-25页
        3.2.1 学校信息化的专业服务能力第20-22页
        3.2.2 信息技术应用的示范引领能力第22-23页
        3.2.3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第23-25页
    3.3 信息化主管三元能力结构的内部关系第25-28页
        3.3.1 要素分析第25-27页
        3.3.2 信息化主管岗位能力结构模型结构图第27-28页
4 学校信息化主管三元能力结构模型的实践第28-42页
    4.1 前期调研第28-34页
        4.1.1 信息化主管的岗位能力第28-32页
        4.1.2 信息化主管的岗位认知第32-34页
    4.2 前期分析第34-36页
    4.3 课程规划第36-41页
    4.4 应用效果第41-4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2-43页
    5.1 总结第42页
    5.2 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心育课程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住房价格对人力资本的筛选作用:理论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