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概念阐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第一章 文言文教学与拓展延伸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文言文与文言文教学 | 第15-18页 |
一、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区别 | 第15-16页 |
二、文言文教学是文字、文章、文化三者的统一 | 第16-17页 |
三、文言文不受学生欢迎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文言文教学拓展延伸的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一、没有拓展延伸 | 第19-20页 |
二、收效甚微的拓展延伸 | 第20页 |
三、拓展延伸“缺料”的困惑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拓展延伸不甚理想的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一、教师没有拓展延伸意识 | 第21-22页 |
二、教师只关注课外拓展,不关注课内拓展 | 第22-23页 |
三、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的割裂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文言文拓展延伸中“剩余价值”的开发 | 第25-38页 |
第一节 文言文的“剩余价值” | 第25-27页 |
一、“剩余价值”的提出 | 第25-26页 |
二、文言文“剩余价值”开发现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0页 |
一、“一课一得”需要拓展延伸 | 第27-28页 |
二、文言文学习应从多角度整体把握 | 第28-29页 |
三、提高写作能力需多角度学习文言文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4页 |
一、文言文具有丰富的“剩余价值” | 第30-32页 |
二、文言文之间教学价值的相似性 | 第32-33页 |
三、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教学价值的相似性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开发的积极意义 | 第34-36页 |
一、有助于巩固文言文学习 | 第34-35页 |
二、有助于现代文与文言文学习相结合 | 第35-36页 |
三、有助于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文言文拓展延伸中“剩余价值”的运用 | 第38-53页 |
第一节“剩余价值”的选择及确定 | 第38-44页 |
一、文言字、词、句式“剩余价值”的选择及确定 | 第38-41页 |
二、文言篇章“剩余价值”的选择及确定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文言文之间拓展延伸中“剩余价值”的充分利用 | 第44-48页 |
一、利用课内文言文的“剩余价值”进行拓展延伸 | 第44-46页 |
二、利用课外文言文的“剩余价值”进行拓展延伸 | 第46-47页 |
三、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文言文拓展延伸中现代文“剩余价值”的利用 | 第48-52页 |
一、同一专题之间 | 第48-50页 |
二、不同专题之间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