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3 本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35页 |
·教师话语策略 | 第15-25页 |
·课堂话语的定义和特征 | 第15-16页 |
·教师话语 | 第16-25页 |
·教师话语的定义 | 第16页 |
·教师话语的分类及特征 | 第16-20页 |
·教师话语结构 | 第20-22页 |
·教师话语策略 | 第22-25页 |
·话语量 | 第22页 |
·提问策略 | 第22-23页 |
·话轮转换策略 | 第23页 |
·互动中的意义协商和话语修复 | 第23-24页 |
·反馈策略 | 第24-25页 |
·使用母语策略 | 第25页 |
·理论依据—教师话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 第25-30页 |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 的输入假说 | 第25-26页 |
·Long 的交互假说 | 第26-27页 |
·Swain 的可理解输出假设与二语习得 | 第27-29页 |
·有效的语言输入 | 第29-30页 |
·关于教师话语策略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成果 | 第30-3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30-31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31-35页 |
第2章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 第35-38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35页 |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37-38页 |
第3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38-49页 |
·教师课堂话语量和学生课堂话语量 | 第38-40页 |
·教师提问策略调查(问题类型、问题分布、等待时间) | 第40-43页 |
·话轮转换策略 | 第43-44页 |
·意义协商策略和话语修复策略的使用 | 第44-46页 |
·反馈策略 | 第46-47页 |
·教师话语量中母语的使用量 | 第47-49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的讨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 第49-71页 |
·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49-68页 |
·教师话语量对语言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 | 第49-50页 |
·教师提问策略对二语习得学习者的影响 | 第50-56页 |
·教师提问问题类型对二语习得学习者的影响 | 第50-53页 |
·问题的分配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影响 | 第53-54页 |
·等待时间对二语习得学习者的影响 | 第54-56页 |
·教师的话轮转换策略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 | 第56-61页 |
·互动中的意义协商和话语修复策略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影响 | 第61-63页 |
·教师反馈策略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 | 第63-66页 |
·教师母语使用策略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 | 第66-68页 |
·教师课堂话语策略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第68-71页 |
·教师话语量策略 | 第68-69页 |
·使用恰当的提问策略 | 第69页 |
·让与话轮策略 | 第69页 |
·恰当使用意义协商和话语修复策略 | 第69页 |
·反馈方式策略 | 第69-70页 |
·适当使用母语策略 | 第70-71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Appendix | 第77-111页 |
Appendix A : transcription | 第77-100页 |
Appendix B : 查问卷表及访谈 | 第100-104页 |
Appendix C : 调查问卷统计表 | 第104-111页 |
科研成果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