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A公司员工压力源分析与EAP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9-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0-11页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1.3.4 预期能够达到的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3.5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 | 第12-26页 |
2.1 EAP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2.2 EAP概念 | 第13-14页 |
2.3 EAP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2.4 EAP的执行模式 | 第15页 |
2.5 EAP在中国的实践 | 第15-16页 |
2.6 其他相关理论 | 第16-23页 |
2.6.1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6-19页 |
2.6.2 压力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6.3 激励理论 | 第20-23页 |
2.7 EAP与压力管理 | 第23-24页 |
2.7.1 作用领域 | 第23页 |
2.7.2 作用原理 | 第23-24页 |
2.8 理论评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YD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6-30页 |
3.1 制造业发展概况 | 第26页 |
3.2 YDA公司现状 | 第26-30页 |
3.2.1 YDA公司业务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3.2.2 YDA公司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3.2.3 YDA公司员工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第4章 YDA公司EAP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30-50页 |
4.1 调查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4.1.2 访谈提纲设计 | 第31页 |
4.2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 第31-38页 |
4.2.1 调查与访谈对象选择 | 第31-32页 |
4.2.2 问卷回收情况 | 第32-33页 |
4.2.3 样本构成情况统计情况 | 第33-38页 |
4.3 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 | 第38-47页 |
4.3.1 压力状态分析 | 第38-41页 |
4.3.2 压力源分析 | 第41-44页 |
4.3.3 EAP认同度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5章 YDA公司EAP对策设计 | 第50-60页 |
5.1 体系目标 | 第50页 |
5.2 实施原则 | 第50页 |
5.3 模式选择 | 第50页 |
5.4 确立责任部门 | 第50-51页 |
5.5 EAP内部管理建设 | 第51-52页 |
5.6 服务体系构建 | 第52页 |
5.7 具体EAP对策设计 | 第52-58页 |
5.7.1 试行虚拟股票期权,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第52-53页 |
5.7.2 完善绩效交流机制,以交流促绩效 | 第53-54页 |
5.7.3 关注员工职业发展 | 第54-55页 |
5.7.4 建立并传播EAP文化 | 第55-56页 |
5.7.5 丰富员工文娱生活,落实员工健康关爱 | 第56-57页 |
5.7.6 实施“家庭友好计划” | 第57-58页 |
5.7.7 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 | 第58页 |
5.8 效果评估 | 第58-59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附录B: 压力源调查量表 | 第68-70页 |
附录C: EAP认同度与需求度调查量表 | 第70-72页 |
附录D: 访谈提纲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