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声振耦合在排气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声振耦合理论及应用 | 第15-27页 |
2.1 声振耦合方法和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声振耦合方法 | 第15-16页 |
2.1.2 声振耦合理论 | 第16-18页 |
2.2 管道驻波和声学理论 | 第18-22页 |
2.2.1 驻波的概念 | 第18-20页 |
2.2.2 气动声学理论 | 第20-22页 |
2.3 LMS Virtual.Lab声学软件介绍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排气管道声振耦合动态特性分析 | 第27-57页 |
3.1 声振耦合模型 | 第27-31页 |
3.1.1 几何模型 | 第27-28页 |
3.1.2 有限元耦合模型 | 第28-31页 |
3.1.3 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模型 | 第31页 |
3.2 排气管道模态分析 | 第31-34页 |
3.2.1 管道声腔模态 | 第31-32页 |
3.2.2 管道结构模态 | 第32-33页 |
3.2.3 声振耦合模态 | 第33-34页 |
3.3 排气管道声振耦合响应 | 第34-40页 |
3.3.1 声场响应 | 第35-36页 |
3.3.2 结构响应 | 第36-39页 |
3.3.3 模态参与因子 | 第39-40页 |
3.4 排气管道外部辐射声场 | 第40-46页 |
3.4.1 辐射声场响应 | 第40-44页 |
3.4.2 板块贡献量 | 第44-46页 |
3.5 高温气流对耦合模型动态响应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3.5.1 高温气流对模态的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3.5.2 热应力对振动响应影响分析 | 第47-50页 |
3.6 高速气流对耦合模型动态响应影响分析 | 第50-55页 |
3.6.1 气动声源捕捉 | 第50-52页 |
3.6.2 声振耦合响应 | 第52-54页 |
3.6.3 辐射声场响应 | 第54-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排气系统管道结构优化 | 第57-72页 |
4.1 直管声振耦合特性 | 第57-60页 |
4.2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第60-65页 |
4.2.1 不同壁厚的声振耦合特性 | 第60-63页 |
4.2.2 不同内径的声振耦合特性 | 第63-65页 |
4.3 排气系统管道优化 | 第65-71页 |
4.3.1 增加扩张腔 | 第65-68页 |
4.3.2 增加穿孔谐振腔 | 第68-70页 |
4.3.3 增加穿孔和吸音棉谐振腔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排气系统管道优化的试验验证 | 第72-78页 |
5.1 优化模型介绍 | 第72页 |
5.2 试验方法与设备 | 第72-75页 |
5.3 试验分析与验证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