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玻璃升降器防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3-16页 |
第2章 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6-36页 |
2.1 电动玻璃升降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6-20页 |
2.2 Simulink/Simscape物理建模环境 | 第20-23页 |
2.2.1 Simulink交互式建模仿真集成环境 | 第20页 |
2.2.2 Simscape跨领域物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环境 | 第20-23页 |
2.3 开关和继电器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2.3.1 开关模型 | 第23-24页 |
2.3.2 继电器模型 | 第24-26页 |
2.4 直流电机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2.4.1 直流电机的结构及运行原理 | 第26页 |
2.4.2 直流电机的一般模型 | 第26-27页 |
2.4.3 直流电机的热模型 | 第27-31页 |
2.5 机械传动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2.5.1 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参数 | 第31页 |
2.5.2 机械传动模型 | 第31-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6-48页 |
3.1 基于Matlab/Simulink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6-37页 |
3.2 直流电机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7-47页 |
3.2.1 参数估计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2.2 参数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 第39-46页 |
3.2.3 模型参数估计前后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控制算法的建模 | 第48-61页 |
4.1 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48-50页 |
4.2 DHSCD防夹控制算法 | 第50-54页 |
4.2.1 主流防夹控制算法的分析与比较 | 第50-53页 |
4.2.2 DHSCD防夹控制算法的思想 | 第53-54页 |
4.3 基于Simulink/Stateflow的DHSCD防夹算法的建模 | 第54-59页 |
4.3.1 Simulink/Stateflow逻辑建模环境 | 第54-55页 |
4.3.2 玻璃升降器DHSCD防夹控制算法模型的建立 | 第55-59页 |
4.4 外界物理环境对防夹控制算法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第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控制算法的仿真与验证 | 第61-74页 |
5.1 基于Simulink的防夹控制算法的离线仿真 | 第61-65页 |
5.2 基于dSPACE的防夹控制算法的仿真与验证 | 第65-73页 |
5.2.1 dSPACE平台的组成与功能 | 第66-68页 |
5.2.2 快速控制原型(RCP)仿真 | 第68-70页 |
5.2.3 目标控制器的自动代码生成 | 第70-71页 |
5.2.4 硬件在环仿真验证(HILSV) | 第71-73页 |
5.2.5 控制器的标定实验 | 第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4-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