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驱动桥论文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子差速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差速器的种类第15-16页
        1.2.1 机械式差速器第15-16页
        1.2.2 电子式差速器第16页
    1.3 电子差速器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电子差速系统第18-20页
        1.4.1 电子差速系统框图第18页
        1.4.2 电子差速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第18-19页
        1.4.3 电子差速系统驱动电机的选择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各个章节安排第20-22页
        1.5.1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1.5.2 各个章节的安排第21-22页
    1.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电子差速器差速方式及两轮电子差速器运动模型第23-28页
    2.1 电子差速技术的差速方式第23-25页
        2.1.1 两轮差速与四轮双后驱差速技术的区别第23-24页
        2.1.2 两轮电子差速技术的应用领域第24页
        2.1.3 四轮双后驱电子差速技术的应用领域第24-25页
    2.2 两轮电子差速器的转向原理第25-26页
    2.3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运动模型分析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的差速方案与运动轨迹分析第28-39页
    3.1 两轮电子差速器的给定方式第28-29页
    3.2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的差速方案第29-30页
    3.3 四种极端情况下的运动轨迹第30-32页
    3.4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运动轨迹的分析第32-34页
        3.4.1 给定值不变时的运动轨迹分析第32页
        3.4.2 给定角度θ~*发生变化时的运动轨迹分析第32-34页
        3.4.3 给定速度幅值F~*与运动轨迹的关系第34页
    3.5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运动轨迹的仿真与分析第34-37页
        3.5.1 给定角θ~*改变时车辆的运动轨迹第34-37页
        3.5.2 速度幅值F~*改变时的运动轨迹第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电子差速器在双后轮驱动电动车上的应用第39-43页
    4.1 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第39页
    4.2 四轮双后驱电子差速技术在电动车上的应用第39-40页
    4.3 四轮双后驱电子差速技术运动转向模型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电子差速器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第43-72页
    5.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及系统组成部分第43-45页
        5.1.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第43-44页
        5.1.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系统组成第44-45页
    5.2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开关方式以及数学模型第45-50页
        5.2.1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第45-46页
        5.2.2 无刷直流电机开关方式第46-49页
        5.2.3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第49-50页
    5.3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第50-53页
        5.3.1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框图第50-52页
        5.3.2 无刷直流电机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2-53页
    5.4 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过程第53-61页
        5.4.1 换相过程中出现的三种情况第53-54页
        5.4.2 换相过程分析第54-56页
        5.4.3 换相电流的计算分析第56-58页
        5.4.4 换相过程仿真分析第58-61页
    5.5 实现前后方向运动的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策略第61-71页
        5.5.1 四象限的运行过程第62-63页
        5.5.2 四象限工作原理第63-66页
        5.5.3 实现四象限运行的系统框图的设计第66-67页
        5.5.4 四象限运行过程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67-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子差速系统的实现及其仿真结果分析第72-81页
    6.1 两轮电子差速系统仿真第72-77页
        6.1.1 给定角度秒θ~*是阶跃函数第73-75页
        6.1.2 给定角度秒θ~*是斜坡函数第75-77页
    6.2 四轮双后驱差速系统仿真第77-80页
        6.2.1 给定角度δ~*是阶跃函数第77-79页
        6.2.2 给定角度δ~*是斜坡函数第79-80页
    6.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7.1 论文总结第81-82页
    7.2 论文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路面识别的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F汽车公司售后配件库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