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以苏州市“爱征途·乐相伴”项目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项目背景第8-12页
    一、项目背景第8-9页
    二、项目概况第9页
    三、项目开展的意义第9-12页
        (一)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实务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第12-21页
    一、文献回顾第12-14页
        (一)心理健康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二、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心理健康第14页
        (二)康复期癌症患者第14-15页
    三、相关理论基础第15-16页
        (一)ABC理论第15页
        (二)社会学习理论第15-16页
    四、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五、研究方法第17页
        (一)访谈法第17页
        (二)观察法第17页
    六、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第17-21页
        (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第17-19页
        (二)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方案目标第21-25页
    一、总体目标第21页
    二、过程目标第21-23页
        (一)构建康复期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第21-22页
        (二)改善康复期癌症患者的非理性情绪第22页
        (三)协助服务对象把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增强社会参与第22页
        (四)增强相对稳定的社会参与和人际交往第22-23页
    三、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第23-25页
        (一)小组工作利于专业成长环境的形成第23页
        (二)小组工作易于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第23-24页
        (三)小组工作能够迎合社会公益创投的理念第24-25页
第四章 实务模式第25-29页
    一、实务模式选择第25-26页
        (一)互动模式概念及基本假设第25页
        (二)实施原则第25-26页
    二、小组方案设计第26-29页
        (一)小组基本介绍第26-27页
        (二)小组计划第27-29页
第五章 实务内容第29-42页
    一、介入方案实施过程第29-39页
        (一)主题一:“爱”集结号第29-31页
        (二)主题二:“爱”相助第31-33页
        (三)主题三:“爱”得助第33-35页
        (四)主题四:“爱”传递第35-37页
        (五)主题五:“爱”相聚第37-39页
    二、介入方案评估第39-42页
        (一)过程评估第39-40页
        (二)效果评估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第42-46页
    一、结论第42-43页
    二、对策建议第43-45页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附录第50-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孤残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以“天使乐园”项目为例
下一篇:南开社会学初期的学科建设研究(1979-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