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便携式PID参数自整定器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PID自整定的方法 | 第10-11页 |
1.3 硬件的选择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常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14-35页 |
2.1 PID控制原理及参数整定 | 第14-16页 |
2.1.1 PID控制原理 | 第14-15页 |
2.1.2 PID参数整定概述 | 第15-16页 |
2.2 常规ZN整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 第16-20页 |
2.1.2 常规ZN整定方法 | 第16-18页 |
2.2.2 误差分析 | 第18-20页 |
2.3 改进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20-29页 |
2.3.1 改进的模型辨识方法 | 第20-24页 |
2.3.2 改进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24-29页 |
2.4 仿真与分析 | 第29-35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46页 |
3.1 自整定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5页 |
3.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35-36页 |
3.3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6-37页 |
3.4 各个功能介绍 | 第37-46页 |
3.4.1 ARM控制单元 | 第37-38页 |
3.4.2 显示模块 | 第38-39页 |
3.4.3 键盘模块 | 第39页 |
3.4.4 电源管理 | 第39-41页 |
3.4.5 数据的采集和输出模块 | 第41-43页 |
3.4.6 USB模块 | 第43-46页 |
第四章 μC/OS-Ⅱ介绍及其移植 | 第46-60页 |
4.1 μC/OS-Ⅱ系统介绍 | 第46-48页 |
4.2 μC/OS-Ⅱ任务及其调度机制 | 第48-53页 |
4.2.1 任务及其状态 | 第48-51页 |
4.2.2 任务控制模块(OS_TCB) | 第51-53页 |
4.2.2 任务的调度 | 第53页 |
4.3 μC/OS-Ⅱ在LPC2138上的移植 | 第53-60页 |
4.3.1 移植OS_CPU.H简介 | 第53-55页 |
4.3.2 OS_CPU.H的编写 | 第55-57页 |
4.3.3 OS_CPU_C.C的编写 | 第57-58页 |
4.3.4 OS_CPU_A.S的编写 | 第58-60页 |
第五章 USB的介绍及其驱动 | 第60-68页 |
5.1 USB1.1简介 | 第60-61页 |
5.2 USB1.1总线协议 | 第61-65页 |
5.2.1 USB的枚举过程 | 第61页 |
5.2.2 USB的分组标识 | 第61-62页 |
5.2.3 USB的标准设备请求 | 第62-64页 |
5.2.4 USB的设备描述符 | 第64-65页 |
5.3 USB设备驱动 | 第65-68页 |
第六章 软件编程 | 第68-75页 |
6.1 操作系统任务的划分 | 第68-70页 |
6.2 自整定方法的实现 | 第70-75页 |
第七章 微机编程 | 第75-77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