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PID参数自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常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13-35页 |
2.1 PID控制原理及参数整定 | 第13-16页 |
2.1.1 PID控制原理 | 第13-14页 |
2.1.2 PID参数整定概述 | 第14-16页 |
2.2 常规ZN整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 第16-19页 |
2.2.1 常规ZN整定方法 | 第16-17页 |
2.2.2 误差分析 | 第17-19页 |
2.3 改进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19-28页 |
2.3.1 改进的模型辨识方法 | 第19-23页 |
2.3.2 改进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23-28页 |
2.4 仿真与分析 | 第28-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 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 第35-53页 |
3.1 神经网络基础 | 第35-37页 |
3.1.1 神经网络控制 | 第35-36页 |
3.1.2 设计网络的原则和过程 | 第36-37页 |
3.2 微分先行PID改进控制算法 | 第37-38页 |
3.3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微分先行 PID自整定方法 | 第38-41页 |
3.3.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第38页 |
3.3.2 RBF网络对PID参数的整定 | 第38-41页 |
3.4 仿真与分析 | 第4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ARM的参数自整定 PID调节器的设计 | 第53-73页 |
4.1 调节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53页 |
4.2 调节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53-62页 |
4.2.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 第53-55页 |
4.2.2 硬件电路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55-62页 |
4.3 调节器的软件开发设计 | 第62-72页 |
4.3.1 软件功能分析 | 第62-63页 |
4.3.2 系统初始化 | 第63-66页 |
4.3.3 调节器LCD显示模块编程 | 第66-67页 |
4.3.4 调节器PID自整定算法实现 | 第67-72页 |
4.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