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2.1 培训效果评估的内涵及意义 | 第12-14页 |
2.1.1 培训效果评估的内涵 | 第12-14页 |
2.1.2 培训效果评估的意义 | 第14页 |
2.2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综述 | 第14-19页 |
2.2.1 Kirkpatrick评估模型 | 第14-15页 |
2.2.2 CIPP评估模型 | 第15-16页 |
2.2.3 CIRO评估模型 | 第16页 |
2.2.4 考夫曼和菲利普斯ROI的五层评估模型 | 第16-17页 |
2.2.5 上述四种模型比较研究 | 第17-19页 |
2.3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综述 | 第19-21页 |
2.3.1 德尔菲法 | 第19页 |
2.3.2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2.3.3 多元统计分析法 | 第20页 |
2.3.4 层次分析法 | 第20页 |
2.3.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0-21页 |
2.4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 | 第21-24页 |
第3章 A公司代理人培训现状及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3.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4页 |
3.2 A公司代理人员现状 | 第24-25页 |
3.3 A公司代理人员培训现状 | 第25-26页 |
3.3.1 培训体系总体介绍 | 第25页 |
3.3.2 培训组织架构体系现状 | 第25-26页 |
3.3.3 培训管理制度体系现状 | 第26页 |
3.4 A公司代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4.1 对培训效果评估缺乏足够的重视 | 第26-27页 |
3.4.2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有待加强 | 第27页 |
3.4.3 培训后的效果评估缺失或开展不足 | 第27-28页 |
3.4.4 培训效果评估主要针对培训课程与讲师评价 | 第28页 |
3.4.5 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与实际考核严重脱节 | 第28页 |
3.4.6 缺乏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第4章 A公司代理人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5页 |
4.1 指标的设计与选择总体思路 | 第30页 |
4.2 指标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4.3 调查问卷开展情况 | 第31页 |
4.4 评估指标的选择 | 第31-37页 |
4.4.1 各项指标识别力分析 | 第32-35页 |
4.4.2 各项指标影响力分析 | 第35-37页 |
4.5 各项指标权重分析 | 第37-43页 |
4.5.1 指标权重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4.5.2 指标分级与权重分析 | 第38-43页 |
4.6 确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43-45页 |
第5章 A公司代理人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初步应用 | 第45-51页 |
5.1 评估算法设置 | 第45页 |
5.2 评估验证过程 | 第45-46页 |
5.3 问卷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5.4 应用结果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A 问卷调查表1(构建指标用) | 第57-60页 |
B 问卷调查表2(初步应用指标用)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