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及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6-25页 |
一、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理念概述 | 第16-20页 |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三)“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20-25页 |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20-23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中小说教学现状与引入“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可行性 | 第25-30页 |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 第25-26页 |
(一)小说教学内容陈旧 | 第25页 |
(二)小说教学方法单一 | 第25页 |
(三)教师教学套路化 | 第25-26页 |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 第26页 |
二、高中小说教学现状的原因探讨 | 第26-28页 |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 第26-27页 |
(二)学生学习方面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三、引入“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一)小说文本的多样化解读 | 第28-29页 |
(二)教师思维定势的有效突破 | 第29页 |
(三)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规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小说教学策略 | 第30-40页 |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外国小说教学策略 | 第30-33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小说 | 第30-31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外国小说教学策略 | 第31-33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中国古典小说教学策略 | 第33-37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古典小说 | 第33-35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中国古典小说教学策略 | 第35-37页 |
三、“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中国现代小说教学策略 | 第37-40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现代小说 | 第37-38页 |
(二)“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中国现代小说教学策略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 第40-49页 |
一、“非指示性”外国小说设计——《老人与海》 | 第40-42页 |
(一)教学设想 | 第40页 |
(二)教学流程 | 第40-42页 |
(三)教学反思 | 第42页 |
二、“非指示性”中国古典小说设计——《林黛玉进贾府》 | 第42-45页 |
(一)教学设想 | 第42-43页 |
(二)教学流程 | 第43-45页 |
(三)教学反思 | 第45页 |
三、“非指示性”中国现代小说设计——《边城》 | 第45-49页 |
(一)教学设想 | 第45-46页 |
(二)教学流程 | 第46-47页 |
(三)教学反思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