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有机半导体论文

基于数理方程的导纳波谱学在有机半导体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有机半导体电荷载流子传输理论第10-12页
    1.3 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测量方法第12-14页
        1.3.1 载流子迁移率模型第12-13页
        1.3.2 载流子迁移率实验测量方法第13-14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意义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创新点第14-15页
        1.4.3 意义第15页
    1.5 本文章节安排简介第15-16页
第二章 导纳波谱学在有机半导体研究中的应用第16-33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导纳波谱学第16-18页
        2.2.1 导纳波谱学基本原理第17-18页
        2.2.2 导纳波谱学基本形式第18页
    2.3 导纳波谱学基本物理模型第18-22页
        2.3.1 无陷阱时单载流子传输导纳模型第19页
        2.3.2 单载流子传输、指数陷阱分布下的导纳模型第19-20页
        2.3.3 考虑迁移率与载流子浓度关系时的导纳模型第20-21页
        2.3.4 考虑界面态后的导纳模型第21-22页
    2.4 导纳波谱学在有机半导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第22-27页
        2.4.1 测量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第22-26页
        2.4.2 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定域态分布第26-27页
    2.5 基本导纳模型的建立与讨论第27-32页
        2.5.1 基本导纳模型的建立第27-31页
        2.5.2 分析与讨论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导纳模型和粒子群算法测量NPB的空穴迁移率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理论模型第34-37页
        3.2.1 导纳模型第34-36页
        3.2.2 粒子群算法第36-37页
    3.3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3.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37页
        3.3.2 实验步骤第37-3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3.4.1 色散度对阻抗(导纳)谱的影响第38-39页
        3.4.2 计算 NPB 空穴迁移率第39-41页
        3.4.3 粒子群算法的优点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导纳波谱学研究金属氧化物缓冲层对NPB空穴迁移率的影响第45-52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4.3 理论模型第4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4.4.1 器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第47-48页
        4.4.2 器件的迁移率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基于导纳波谱学研究DNA生物分子电荷传输特性第52-66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研究现状第53-55页
    5.3 基于导纳波谱学研究 DNA 生物分子电荷传输特性第55-64页
        5.3.1 实验部分第55-58页
        5.3.2 理论模型第58页
        5.3.3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4-76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6-77页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光伏器件中混合活性层光学常数/厚度模拟以及应用
下一篇:NaYF4:Er3+(2%),Yb3+(18%)上转换纳米粒子及其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