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9-13页 |
| 1.2.1 太阳能电池定义 | 第9页 |
| 1.2.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9-10页 |
| 1.2.3 太阳能电池等效工作电路 | 第10页 |
| 1.2.4 太阳能电池伏安(J-V)特性曲线及相关性能参数 | 第10-13页 |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常用材料 | 第14-17页 |
| 1.4.1 小分子材料 | 第15-16页 |
| 1.4.2 聚合物材料 | 第16页 |
| 1.4.3 电极材料 | 第16页 |
| 1.4.4 电极修饰层材料 | 第16-17页 |
| 1.5 有机太阳能的结构 | 第17-20页 |
| 1.5.1 单层结构 | 第17-18页 |
| 1.5.2 双层结构 | 第18-19页 |
| 1.5.3 混合异质结结构 | 第19-20页 |
| 1.5.4 分子 D-A 结结构 | 第20页 |
| 1.6 聚合物电池发展现状及制约效率因素 | 第20-25页 |
| 1.6.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近期发展 | 第21-23页 |
| 1.6.2 影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因素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 | 第25-37页 |
| 2.1 上转换材料简介 | 第25页 |
| 2.2 上转换发光机制 | 第25-27页 |
| 2.3 稀土粒子掺杂上转换的材料选择 | 第27页 |
| 2.4 Yb~(3+)/Er~(3+)掺杂的上转换材料 | 第27-29页 |
| 2.5 上转换材料制备方法 | 第29-30页 |
| 2.5.1 高温固相法 | 第29页 |
| 2.5.2 溶胶-凝胶法 | 第29页 |
| 2.5.3 沉淀法 | 第29-30页 |
| 2.5.4 水热法 | 第30页 |
| 2.6 上转换材料表征手段 | 第30-31页 |
| 2.6.1 X 射线衍射谱 | 第30页 |
|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 2.6.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31页 |
| 2.6.4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 第31页 |
| 2.6.5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第31页 |
| 2.7 稀土上转换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1-36页 |
| 2.7.1 稀土上转换材料在无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2.7.2 稀土上转换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 2.7.3 稀土上转换材料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 2.8 本文工作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NaYF_4:Er~(3+)(2%),Yb~(3+)(18%)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7-43页 |
| 3.1 油溶性 NaYF_4:Er~(3+)(2%),Yb~(3+)(18%)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7-40页 |
| 3.1.1 以稀土氟化物为原料的 NaYF_4:Er~(3+)(2%),Yb~(3+)(18%)纳米粒子 | 第37-39页 |
| 3.1.2 以稀土氯化物为原料的 NaYF_4:Er~(3+)(2%),Yb~(3+)(18%)纳米粒子 | 第39-40页 |
| 3.2 水溶性 NaYF_4:Er~(3+)(2%),Yb~(3+)(18%)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40-41页 |
| 3.3 油溶性和水溶性 NaYF_4:Er~(3+)(2%),Yb~(3+)(18%)的荧光光谱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基础器件制备工艺探索 | 第43-50页 |
| 4.1 器件制备关键工艺 | 第44-45页 |
| 4.1.1 旋涂成膜法和真空蒸镀法 | 第44页 |
| 4.1.2 紫外-臭氧(UV-O3)处理 | 第44页 |
| 4.1.3 膜层的退火处理 | 第44-45页 |
| 4.2 基础器件制备流程 | 第45-47页 |
| 4.2.1 基片的清洗 | 第45-46页 |
| 4.2.2 活性层溶液的配备 | 第46页 |
| 4.2.3 阳极修饰层的旋涂 | 第46页 |
| 4.2.4 有机活性层的旋涂 | 第46页 |
| 4.2.5 阴极的蒸镀 | 第46-47页 |
| 4.3 测试方法 | 第47页 |
| 4.4 UV-O3处理对器件性能影响 | 第47-48页 |
| 4.5 活性层溶剂退火对器件性能影响 | 第48-4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上转换—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50-67页 |
| 5.1 上转换—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构思 | 第50-52页 |
| 5.1.1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 5.1.2 器件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 5.2 油溶性 UC NPs20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52-54页 |
| 5.2.1 油溶性 UC NPs20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52页 |
| 5.2.2 J-V 特性曲线及特征参数 | 第52-54页 |
| 5.2.3 PEDOT:PSS 膜层 SEM 图 | 第54页 |
| 5.3 增强 PEDOT:PSS 导电性的方法 | 第54-58页 |
| 5.3.1 掺杂有机溶剂的 PEDOT:PSS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举例 | 第55-56页 |
| 5.3.2 掺杂乙醇的 PEDOT:PSS 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56-58页 |
| 5.4 水溶性 UC NPs70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第58-59页 |
| 5.4.1 水溶性 UC NPs70掺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 | 第58页 |
| 5.4.2 J-V 曲线及特征参数 | 第58-59页 |
| 5.5 影响上转换-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探索 | 第59-65页 |
| 5.5.1 NaYF_4:Er~(3+)(2%),Yb~(3+)(18%)光致发光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 5.5.2 NaYF_4:Er~(3+)(2%),Yb~(3+)(18%)的散射作用对器件性能影响因素探究 | 第63-64页 |
| 5.5.3 膜层表面粗糙度 | 第64-6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