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有机光伏器件中混合活性层光学常数/厚度模拟以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有机光伏器件概述第9-13页
        1.2.1 有机光伏器件基本理论第9-12页
        1.2.2 有机光伏器件材料第12-13页
    1.3 有机光伏器件理论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薄膜光学模型和优化算法第15-23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薄膜光学常数测定的常用方法第15-17页
        2.2.1 棱镜耦合法第15-16页
        2.2.2 包络线法第16页
        2.2.3 椭偏仪法第16页
        2.2.4 全光谱拟合法第16-17页
    2.3 薄膜光学常用的色散模型第17-20页
        2.3.1 Cauthy 模型第17页
        2.3.2 F-B 模型第17-18页
        2.3.3 Lorentz oscillator 模型第18-19页
        2.3.4 Tauc-Lorentz 模型第19-20页
    2.4 全局优化算法第20-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有机光伏器件混合活性层光学常数和厚度模拟第23-36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基本原理第23-27页
        3.2.1 光学模型第24-25页
        3.2.2 物理模型第25-27页
    3.3 实验和测量第27-28页
    3.4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28-35页
        3.4.1 CuPc 和 C60 振子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第28-29页
        3.4.2 光学常数和厚度研究的流程第29-30页
        3.4.3 光学常数和厚度结果和分析第30-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有机光伏器件光场特性和性能模拟第36-51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有机光伏器件光场理论模型第36-40页
        4.2.1 薄膜电场理论模型第36-40页
        4.2.2 光生激子的产生模型第40页
    4.3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第40-41页
    4.4 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场分布曲线第41-48页
        4.4.1 光电场分布曲线算法流程第41-42页
        4.4.2 光电场分布曲线吸收波长分析与结果讨论第42-43页
        4.4.3 混合活性层光电场分布曲线厚度优化第43-45页
        4.4.4 受体层光电场分布曲线厚度优化第45-46页
        4.4.5 不同混合比例的光电场分布对比与讨论第46-47页
        4.4.6 Matlab 程序界面第47-48页
    4.5 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内激子总数研究第48-49页
        4.5.1 活性层内激子总数的算法流程第48-49页
        4.5.2 活性层内激子总数的分析与研究第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6.1 总结第51页
    6.2 创新点第51-52页
    6.3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58-59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蒽衍生物的蓝色发光材料性能、模拟及OLED器件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理方程的导纳波谱学在有机半导体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