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一) 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 第12-13页 |
| (二) 智障学生职业教育需求 | 第13页 |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第13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二)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一) 校本课程开发 | 第14-15页 |
| (二) 智障学生职业教育 | 第15-16页 |
| (三) Y校“西式面点”课程 | 第16页 |
| 五、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 (二) 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 (三) “西式面点”课程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 六、研究设计 | 第26-32页 |
| (一)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 (二) 研究过程 | 第28-32页 |
| 第二章 Y校“西式面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基本情况 | 第32-50页 |
| 一、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第32页 |
| 二、课程开发的条件分析 | 第32-38页 |
| (一) 外部条件分析 | 第33-34页 |
| (二) 内部条件分析 | 第34-38页 |
| 三、课程开发的目标 | 第38-39页 |
| 四、课程开发的原则 | 第39-41页 |
| (一) 目的性 | 第40页 |
| (二) 发展性 | 第40-41页 |
| (三) 生本性 | 第41页 |
| 五、课程开发的过程 | 第41-42页 |
| 六、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 第42-45页 |
| (一)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 第42-44页 |
| (二) 课程结构的安排与调整 | 第44-45页 |
| 七、课程实施 | 第45-47页 |
| 八、课程评价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Y校“西式面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及问题 | 第50-59页 |
| 一、取得的成效 | 第50-56页 |
| (一) 职教的规范化发展 | 第50页 |
| (二)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 第50-53页 |
| (三) 学生的职业化塑造 | 第53-55页 |
| (四) 课程的校本化建设 | 第55-56页 |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56-59页 |
| (一) 课程本身问题 | 第56-57页 |
| (二) 教师支持问题 | 第57页 |
| (三) 外部配合问题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Y校“西式面点”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59-63页 |
| 一、课程开发缺乏参照 | 第59页 |
| 二、学生特点影响成效 | 第59-60页 |
| (一) 个别差异较大 | 第59-60页 |
| (二) 认知发展受限 | 第60页 |
| (三) 情绪情感特殊 | 第60页 |
| 三、师资配备制约发展 | 第60-61页 |
| (一) 数量相对不足 | 第60页 |
| (二) 缺乏相关背景 | 第60-61页 |
| (三) 观念有待转变 | 第61页 |
| 四、外部支持不容乐观 | 第61-63页 |
| (一) 家长支持不足 | 第61页 |
| (二) 专家指导欠缺 | 第61页 |
| (三) 社会认可度低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Y校“西式面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改进意见 | 第63-66页 |
| 一、提高课程质量,完善课程评价 | 第63-64页 |
| 二、坚持学生为本,挖掘学生潜力 | 第64页 |
| 三、加大教师支持,配备专业师资 | 第64页 |
| 四、争取家长配合,拓展社会合作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研究反思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