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关于融资约束的概念及成因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关于融资约束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关于交叉上市与融资约束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融资约束及其与交叉上市的关系 | 第21-29页 |
2.1 融资约束的概念及成因 | 第21-22页 |
2.1.1 融资约束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融资约束的成因 | 第21-22页 |
2.2 融资约束的测度方法 | 第22-27页 |
2.2.1 测度融资约束的相关指数 | 第22-25页 |
2.2.2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 第25-26页 |
2.2.3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 第26-27页 |
2.3 交叉上市与融资约束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3章 H股公司回归现状及其融资约束分析 | 第29-39页 |
3.1 我国A股市场及香港股票市场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9-31页 |
3.1.1 我国A股市场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9-30页 |
3.1.2 我国香港股票市场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30页 |
3.1.3 两地市场制度背景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3.2 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3.2.1 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初始状况 | 第31页 |
3.2.2 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发展 | 第31-33页 |
3.2.3 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动因分析 | 第33-34页 |
3.3 H股公司融资约束现状分析 | 第34-39页 |
3.3.1 H股公司融资约束的现状 | 第34-36页 |
3.3.2 构建SA指数测度融资约束程度 | 第36-37页 |
3.3.3 H股公司融资约束状况假设 | 第37-39页 |
第4章 H股公司回归对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4.1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模型的设计与变量的选择 | 第39-42页 |
4.1.1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4.1.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第40-42页 |
4.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2.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2页 |
4.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第42页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2-45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4.3.3 实证回归结果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H股公司回归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第47-53页 |
5.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模型的设计 | 第47-49页 |
5.1.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5.1.2 相关变量定义 | 第48-49页 |
5.1.3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9页 |
5.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5.2.2 相关性分析 | 第50页 |
5.2.3 实证回归结果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3-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提升公司再融资能力及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议 | 第54-57页 |
6.2.1 对于上市公司提升再融资能力的建议 | 第54-55页 |
6.2.2 对于证券监管部门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