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全球生产网络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2.3 主要创新点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页
    1.4 本章小结第13-15页
第二章 理论研究及相关文献综述第15-28页
    2.1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第15-17页
        2.1.1 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与组织结构第15-16页
        2.1.2 全球价值链理论第16-17页
    2.2 适宜技术进步理论第17-19页
        2.2.1 新古典的适宜技术观第17-18页
        2.2.2 现代的适宜技术观第18-19页
    2.3 全球生产网络下技术进步理论第19-26页
        2.3.1 全球生产网络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2.3.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技术进步理论第21-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全球生产网络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及效率的影响第28-46页
    3.1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发展概况第28-32页
        3.1.1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投入现状第28-29页
        3.1.2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产出现状第29-30页
        3.1.3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况第32-34页
    3.3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局空间相关性第34-35页
    3.4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第35-40页
        3.4.1 DEA-Malmquist指数法第35-37页
        3.4.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第37页
        3.4.3 模型检验结果第37-40页
    3.5 全球生产网络对产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第40-44页
        3.5.1 模型构建第40-41页
        3.5.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1页
        3.5.3 LM检验与Hausman检验第41-42页
        3.5.4 空间常系数模型实证分析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效率与技术进步路径的区域差异第46-64页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第46-49页
        4.1.1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46-48页
        4.1.2 变量的描述第48-49页
    4.2 空间的权重矩阵第49页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9-60页
        4.3.1 空间常系数模型第49-52页
        4.3.2 空间变系数模型第52-55页
        4.3.3 跨期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第55-60页
    4.4 结果分析与探讨第60-62页
        4.4.1 结果分析第60-61页
        4.4.2 结果探讨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第64-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表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乳杆菌γ-氨基丁酸产量影响因素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稻米出口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