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黑糯米酒简介 | 第9-11页 |
1.1.1 黑糯米 | 第9-10页 |
1.1.2 黑糯米酒 | 第10页 |
1.1.3 我国黑糯米酒产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2 酿造过程中根霉和糖化酶的作用 | 第11-13页 |
1.3 电子舌和GC/MS测定酒类风味 | 第13-15页 |
1.3.1 电子舌简介及应用 | 第13-14页 |
1.3.2 GC/MS分析技术 | 第14-15页 |
1.4 多酚类物质 | 第15-18页 |
1.4.1 花青素 | 第16-17页 |
1.4.2 花色苷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1页 |
1.5.1 课题的来源 | 第18页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酶协同微生物酿造黑糯米酒工艺探究 | 第21-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21-23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2.2.1 Q303根霉曲微生物总量计数及其活力测定 | 第30-32页 |
2.2.2 酶协同微生物发酵黑糯米酒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电子舌和GC/MS分析黑糯米酒的风味物质 | 第40-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3.1.1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 分析结果 | 第43-49页 |
3.2.1 电子舌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3.2.2 GC/MS分析结果 | 第44-48页 |
3.2.4 电子舌结合GC/MS分析 | 第48-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黑糯米酒中多酚类物质研究 | 第50-6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5页 |
4.1.1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4.2.1 花青素在黑糯米酒酿造过程含量变化 | 第55-59页 |
4.2.2 黑糯米酒花色苷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 | 第59-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