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电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1.1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 高中物理电学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 第9-11页 |
1.2.1 电学在高中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 第9-10页 |
1.2.2 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3-19页 |
2.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3-16页 |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 | 第16-19页 |
2.2.1 确定学生两种发展水平 | 第16-17页 |
2.2.2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动态变化 | 第17-18页 |
2.2.3 强调把握“最佳教学期”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电学教学中的应用 | 第19-50页 |
3.1 诊断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步骤 | 第19-23页 |
3.1.1 现实发展水平的确定 | 第19-21页 |
3.1.2 潜在发展水平的确定 | 第21页 |
3.1.3 最近发展区的确定 | 第21-23页 |
3.2 电学教学中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方法 | 第23-25页 |
3.3 电学教学实践 | 第25-45页 |
3.3.1 测定学生现实发展水平 | 第25-40页 |
3.3.2 教学过程图示 | 第40-43页 |
3.3.3 教学效果的测定 | 第43-45页 |
3.4 最近发展区指导下的电学教学 | 第45-50页 |
3.4.1 电学概念教学案例 | 第46-48页 |
3.4.2 电学规律教学案例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物理教学实践的启示 | 第50-55页 |
4.1 中学物理教学的师生观 | 第50-52页 |
4.1.1 教师教学观 | 第50-51页 |
4.1.2 学生学习观 | 第51-52页 |
4.2 重视物理教学活动过程 | 第52-53页 |
4.2.1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育教学评价 | 第52页 |
4.2.2 重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 第52-53页 |
4.2.3 重视交往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53页 |
4.3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遗憾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55-56页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5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81页 |
附录1-1 | 第60-65页 |
附录1-2 | 第65-70页 |
附录2-1 | 第70-71页 |
附录2-2 | 第71-72页 |
附录3-1 | 第72-74页 |
附录4-1 | 第74-78页 |
附录4-2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