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业绩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的总结与评价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行文结构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的行文结构 | 第17-18页 |
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第18-31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企业理论 | 第22-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其它理论 | 第24页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 | 第24-26页 |
·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 | 第24-25页 |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状况 | 第25-26页 |
·股权激励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6-31页 |
·股权激励的年度之比 | 第26-27页 |
·股权激励公司的地区分布 | 第27-28页 |
·股权激励公司的行业分布 | 第28-30页 |
·股权激励的类别比较 | 第30-31页 |
3. 基于PLS的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31-45页 |
·PLS回归的引入 | 第31-32页 |
·PLS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 | 第32-33页 |
·PLS回归的辅助分析 | 第33页 |
·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 | 第33-36页 |
·样本的选取与配对 | 第33-34页 |
·变量设计 | 第34-36页 |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PLS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7-4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模型的求解与检验 | 第37-43页 |
·PLS实证结论与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PLS实证结论 | 第43页 |
·PLS实证结论的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4. 基于OLS的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45-53页 |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45-48页 |
·OLS与PLS法的对比分析与应用建议 | 第48-51页 |
·OLS与PLS的实证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OLS与PLS的应用建议 | 第50-51页 |
·本文实证结论 | 第51-53页 |
5. 本文结论 | 第53-60页 |
·本文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53-54页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前景展望与注意事项 | 第54-57页 |
·股权激励的前景展望 | 第54-56页 |
·股权激励的注意事项 | 第56-57页 |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57-60页 |
·本文创新 | 第57-58页 |
·本文不足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