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面向磨削的机器人参数标定与离线编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来源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第8-10页
    1.3 机器人抛光打磨、参数标定与离线编程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1 机器人抛光打磨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机器人参数标定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标定第16-33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空间动点坐标的齐次变换第16-17页
    2.3 RX160机器人结构参数及其工作空间第17-20页
        2.3.1 RX160机器人结构参数第17-18页
        2.3.2 结构特点及工作空间第18-20页
    2.4 RX160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方程第20-27页
        2.4.1 RX160机器人正运动学方程第20-24页
        2.4.2 RX160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第24-27页
    2.5 机器人运动学误差模型第27-32页
        2.5.1 RX160机器人MDH运动学模型第27-28页
        2.5.2 位置误差标定模型第28-29页
        2.5.3 距离误差标定模型第29-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程序编制与标定实验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数据生成第33-34页
    3.3 测量设备及相关软件第34-35页
    3.4 机器人基坐标系的测量第35-36页
    3.5 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测量第36-37页
    3.6 基于绝对位置误差模型的杆件参数辨识与补偿第37-38页
    3.7 基于距离误差模型的杆件参数辨识与补偿第38-40页
    3.8 比较杆件参数辨识与补偿效果第40-42页
    3.9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打磨机器人离线编程与磨削实验第43-58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机器人砂带磨削轨迹规划相关概念第44-45页
    4.3 曲面磨削的最小曲率干涉条件第45-52页
        4.3.1 砂带机恒位移与恒力磨削工况分析第45-46页
        4.3.2 满足最小干涉量的曲面磨削条件第46-47页
        4.3.3 在曲面上生成切触点序列第47-49页
        4.3.4 横向磨削时行距及步长的确定第49-50页
        4.3.5 纵向磨削时行距及步长的确定第50-52页
    4.4 机器人磨削轨迹生成第52-53页
    4.5 利用Robot master软件规划机器人运动轨迹第53-56页
        4.5.1 Robot master操作流程第53-54页
        4.5.2 利用Robot master生成机器人运动程序第54-56页
    4.6 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实验第56-57页
    4.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2O3/石墨烯复合结构日盲紫外探测器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披露研究--以皖江物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