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公交系统和城市形态的相互关系 | 第14-17页 |
1.2.2 公交策略及合理性 | 第17-18页 |
1.2.3 公交评估体系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0-21页 |
1.4 可持续公交通战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23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公交内涵及其与城市发展关联 | 第26-46页 |
2.1 可持续公交内涵 | 第26-30页 |
2.1.1 交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化 | 第26-27页 |
2.1.2 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27-28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结构 | 第28-30页 |
2.1.4 可持续公交战略的内涵 | 第30页 |
2.2 可持续公交和城市发展的联系 | 第30-34页 |
2.2.1 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 | 第30-32页 |
2.2.2 可持续公交与城市发展形态的相互影响 | 第32-34页 |
2.3 建立可持续公交研究体系 | 第34-36页 |
2.3.1 确定评价目标体系 | 第34-35页 |
2.3.2 选择可持续交通的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2.4 社会公平性研究 | 第36-38页 |
2.4.1 国外城市交通公平实证研究 | 第36-37页 |
2.4.2 国内城市交通公平实证研究 | 第37页 |
2.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7-38页 |
2.5 确定多标准决策方法 | 第38-40页 |
2.6 综合评价方法TOPSIS法的应用 | 第40-46页 |
第三章 可持续公交评估体系和解决方案库 | 第46-80页 |
3.1 可持续公交评估体系 | 第46-59页 |
3.1.1 建立可持续公交评估体系的原则 | 第46页 |
3.1.2 可持续公交评估体系 | 第46-58页 |
3.1.3 可持续公交战略的综合评估指标及其量化 | 第58-59页 |
3.2 可持续公交战略评估研究平台 | 第59-65页 |
3.2.1 公交模型 | 第59-63页 |
3.2.4 环境模型 | 第63-65页 |
3.3 可持续公交战略解决方案库 | 第65-79页 |
3.3.1 公交系统与城市形态协调的措施 | 第66-69页 |
3.3.2 公交系统政策和管理的措施 | 第69-74页 |
3.3.3 公交系统规划的措施 | 第74-77页 |
3.3.4 公交系统硬件设施 | 第77-79页 |
3.4 可持续公交评估-反馈系统的建立 | 第79-80页 |
第四章 可持续公交战略方案选择-深圳案例分析 | 第80-115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80-87页 |
4.1.1 当前交通情况介绍 | 第80-81页 |
4.1.2 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 第81-84页 |
4.1.3 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84-87页 |
4.1.4 深圳公共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 第87页 |
4.2 可持续公交发展战略的方案设计 | 第87-91页 |
4.2.1 公交战略一: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布局 | 第88-89页 |
4.2.2 公交战略二: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 第89页 |
4.2.3 公交战略三:完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 | 第89-90页 |
4.2.4 公交战略四:完善票价体系,鼓励换乘 | 第90-91页 |
4.2.5 公交战略五:停车换乘设施的使用 | 第91页 |
4.2.6 公交战略六:实施公交信号优先 | 第91页 |
4.3 研究平台 | 第91-95页 |
4.3.1 深圳市交通模型概况 | 第92-93页 |
4.3.2 交通模型结构 | 第93-95页 |
4.3.3 环境模型 | 第95页 |
4.4 利用研究平台对公交战略评估 | 第95-101页 |
4.4.1 路网交通情况预测 | 第95页 |
4.4.2 公交战略方案评估 | 第95-101页 |
4.5 评估体系的设定 | 第101-113页 |
4.5.1 确定评价指标 | 第102-104页 |
4.5.2 权重的确定 | 第104页 |
4.5.3 量化评估指标计算 | 第104-106页 |
4.5.4 运用TOPSIS综合分析并排序 | 第106-112页 |
4.5.5 灵敏度分析 | 第112-113页 |
4.6 战略规划体系和反馈系统实施 | 第113-115页 |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15-118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第115-117页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