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3D MIMO技术相关概述 | 第13-32页 |
2.1 系统模型及应用场景 | 第13-19页 |
2.1.1 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2.1.2 MIMO传输模型 | 第14-15页 |
2.1.3 URA天线阵列 | 第15-18页 |
2.1.4 3D MIMO应用场景 | 第18-19页 |
2.2 信道容量 | 第19-24页 |
2.2.1 发射端已知系统信道信息 | 第21-23页 |
2.2.2 发射端不知系统信道信息 | 第23-24页 |
2.3 CSI-RS配置方式 | 第24-25页 |
2.4 预编码和反馈技术 | 第25-29页 |
2.4.1 预编码技术 | 第25-27页 |
2.4.2 反馈技术 | 第27-29页 |
2.5 码本设计 | 第29-31页 |
2.5.1 基于DFT的 3D码本设计 | 第29页 |
2.5.2 基于Grassmannian的 3D码本设计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单用户 3D MIMO预编码方案研究 | 第32-43页 |
3.1 基于点乘的预编码方案 | 第32-33页 |
3.2 基于等价信道的预编码方案 | 第33-35页 |
3.3 基于克罗内克积的预编码方案 | 第35-36页 |
3.4 基于信道转化的预编码方案 | 第36-38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3.5.1 仿真条件与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两种新型单用户 3D MIMO基于CSI-RS预编码方案设计 | 第43-54页 |
4.1 传统的基于CSI-RS的预编码方案 | 第43-47页 |
4.1.1 基于独立的水平和垂直CSI-RS的预编码方案 | 第44页 |
4.1.2 基于垂直波束向量编码CSI-RS的预编码方案 | 第44-47页 |
4.2 新型的基于CSI-RS的预编码方案 | 第47-49页 |
4.2.1 基于CSI-RS的联合预编码设计 | 第47-48页 |
4.2.2 基于CSI-RS的多数据流预编码设计 | 第48-49页 |
4.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3.1 仿真条件和参数设定 | 第49-50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正交码本的 3D MIMO多用户调度方案设计 | 第54-65页 |
5.1 多用户调度 | 第54-56页 |
5.1.1 多用户调度概念 | 第54-55页 |
5.1.2 多用户调度系统模型 | 第55-56页 |
5.2 新型的多用户正交码本构造 | 第56-59页 |
5.3 新型的基于正交码本的多用户调度方案 | 第59-61页 |
5.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5.4.1 仿真条件和参数设定 | 第61-62页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课题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