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并购动因及其绩效评价--以联想集团的两次并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1 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2.1.2 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2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第13-16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3-14页 |
2.2.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4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6页 |
第3章 我国IT企业并购现状及动因分析 | 第16-19页 |
3.1 我国IT企业并购现状 | 第16页 |
3.2 我国IT企业并购动因 | 第16-19页 |
3.2.1 内部动因 | 第16-18页 |
3.2.2 外部动因 | 第18-19页 |
第4章 联想两次并购案例研究 | 第19-21页 |
4.1 并购方——联想 | 第19页 |
4.2 被并购方——IBM PC部 | 第19页 |
4.3 被并购方——摩托罗拉移动部 | 第19-20页 |
4.4 并购过程 | 第20-21页 |
4.4.1 联想并购IBM PC部 | 第20页 |
4.4.2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 | 第20-21页 |
第5章 并购动因分析 | 第21-27页 |
5.1 联想并购IBM PC部动因分析 | 第21-23页 |
5.2 IBM舍弃PC部的动因分析 | 第23-24页 |
5.3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动因分析 | 第24-25页 |
5.4 摩托罗拉舍弃移动业务的动因分析 | 第25-27页 |
第6章 联想两次并购绩效评价 | 第27-44页 |
6.1 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 | 第27-30页 |
6.1.1 并购IBM PC的短期绩效评价 | 第27-29页 |
6.1.2 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的短期绩效评价 | 第29-30页 |
6.2 并购的长期绩效评价 | 第30-36页 |
6.2.1 并购IBM PC的长期绩效评价 | 第31-33页 |
6.2.2 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的长期绩效评价 | 第33-36页 |
6.3 并购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36-44页 |
第7章 提高我国IT企业并购绩效的措施建议 | 第44-51页 |
7.1 企业内部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7.1.1 明确并购动机 | 第44页 |
7.1.2 发现优势互补企业 | 第44-45页 |
7.1.3 选择合适的代理机构 | 第45-46页 |
7.1.4 注重并购后的整合 | 第46-47页 |
7.1.5 注意风险防范 | 第47-48页 |
7.1.6 谨慎分析市场 | 第48页 |
7.2 企业外部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7.2.1 完善IT行业并购法律 | 第48-49页 |
7.2.2 鼓励设立相应机构 | 第49页 |
7.2.3 放松政策限制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