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六、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选题上的创新 | 第14页 |
(二)研究体系上的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 | 第15-22页 |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 | 第15页 |
二、1978——1991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初步崛起阶段 | 第15-18页 |
(一)崛起阶段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地位确立 | 第16-17页 |
(二)崛起阶段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确立 | 第17页 |
(三)崛起阶段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类型确立 | 第17-18页 |
三、1991——2002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分类整合阶段 | 第18-20页 |
(一)分类整合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独立 | 第18-19页 |
(二)分类整合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形式自由 | 第19页 |
(三)分类整合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情感真挚 | 第19-20页 |
四、2002——至今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发展阶段 | 第20-22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类型多元 | 第20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多元 | 第20-21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多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探析 | 第22-29页 |
一、稳步发展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初显 | 第22-24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思想主题的逐渐兴起 | 第22-23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作品内容的初步涉及 | 第23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教育方式的初步启蒙 | 第23-24页 |
二、分类整合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完善 | 第24-26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思想主题的逐步规整 | 第24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作品内容的逐步参与 | 第24-25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教育方式的逐步渗透 | 第25-26页 |
三、多元时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提升 | 第26-29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思想主题的完善统一 | 第26-27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作品内容的深入引导 | 第27-28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教育方式的全面开展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作用 | 第29-33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对个人的积极作用 | 第29-31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有助提升道德修养 | 第29-30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有利陶冶精神情怀 | 第30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有助核心价值观构建 | 第30-31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31-33页 |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引领社会风尚 | 第31-32页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促进社会进步 | 第32页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有助社会和谐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实现 | 第33-40页 |
一、提升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内涵 | 第33-36页 |
(一)积极传播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正能量作品 | 第34页 |
(二)广泛推广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主旋律作品 | 第34-35页 |
(三)精心打造流行音乐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 | 第35-36页 |
二、创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形式 | 第36-37页 |
(一)创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教育理念 | 第36页 |
(二)创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表现方式 | 第36-37页 |
(三)创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传播途径 | 第37页 |
三、拓展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德育价值实践 | 第37-40页 |
(一)将流行音乐德育价值融入大众思想 | 第37-38页 |
(二)将流行音乐德育观念渗透学生课堂 | 第38-39页 |
(三)使流行音乐德育价值深入社会传媒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