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7-2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8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六)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21-23页 |
一、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 | 第23-27页 |
(一) 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 | 第24-25页 |
(二) 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 第25页 |
(三) 促进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传承 | 第25-26页 |
(四) 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 第26-27页 |
二、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价值追求及实践偏移分析 | 第27-47页 |
(一) 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 | 第27-31页 |
(二) 广西双语教育政策实地考察 | 第31-37页 |
(三)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价值追求及实践偏移表征 | 第37-47页 |
三、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价值追求及实践偏移成因 | 第47-51页 |
(一) 对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文本把握产生偏差 | 第47页 |
(二) 教师数量缺乏和质量不高 | 第47-48页 |
(三) 壮文教材与本土文化契合度不高 | 第48-49页 |
(四) 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49-51页 |
四、民族教育政策价值追求及实践偏移的矫治策略 | 第51-59页 |
(一) 对民族教育政策全面准确解读 | 第51-53页 |
(二) 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监管力度 | 第53-54页 |
(三) 重视地方文化特色教材编写 | 第54-55页 |
(四) 加强培训提高执行者各方面素质 | 第55-57页 |
(五) 加强公众参与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73页 |
后记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