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1.3.1 企业价值相关文献 | 第15-16页 |
1.3.2 评估方法及参数确定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1.4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第2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4.3 本文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并购中软件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及评估方法 | 第25-43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25-34页 |
2.1.1 企业价值理论 | 第25-27页 |
2.1.2 并购理论与协同效应 | 第27-31页 |
2.1.3 演化博弈论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2.1.4 价值类型理论 | 第33-34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 | 第34-41页 |
2.2.1 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应用 | 第34-36页 |
2.2.2 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应用 | 第36-37页 |
2.2.3 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应用 | 第37-41页 |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依据 | 第41-43页 |
2.3.1 评估对象与评估方法选择 | 第41-42页 |
2.3.2 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选择 | 第42页 |
2.3.3 评估假设与评估方法选择 | 第42-43页 |
第3章 软件企业价值分析框架 | 第43-73页 |
3.1 基于软件企业产品的软件企业价值分析 | 第43-49页 |
3.1.1 软件产品分类和我国软件产品现状 | 第43-45页 |
3.1.2 软件产品的特征及其对软件产品收益性影响 | 第45-46页 |
3.1.3 软件产品收入确认方式及对收入预测影响 | 第46-49页 |
3.2 基于软件企业经营特征的软件企业价值分析 | 第49-63页 |
3.2.1 软件企业的经营特征 | 第50-51页 |
3.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51-54页 |
3.2.3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54-55页 |
3.2.4 软件企业价值分析指标体系 | 第55-58页 |
3.2.5 软件企业价值影响指标因素实证研究 | 第58-61页 |
3.2.6 软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 第61-63页 |
3.3 基于软件行业特征的软件企业价值分析 | 第63-72页 |
3.3.1 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63-67页 |
3.3.2 集聚效应对于软件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3.3.3 集聚效应对软件企业价值影响实证研究 | 第70-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并购软件企业动因分析及目标软件企业价值内涵研究 | 第73-87页 |
4.1 并购软件企业动因分析 | 第73-74页 |
4.1.1 并购软件企业的动因分析 | 第73页 |
4.1.2 并购中目标软件企业价值内涵 | 第73-74页 |
4.2 并购软件企业协同效应的博弈论分析 | 第74-81页 |
4.2.1 并购软件企业后生产成本的博弈分析 | 第74-79页 |
4.2.2 并购软件企业后的斯塔伯格博弈分析 | 第79-81页 |
4.3 并购软件企业投资价值内涵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81-85页 |
4.3.1 演化博弈建模假设与收益矩阵 | 第81-84页 |
4.3.2 软件项目合作研发的稳定性分析 | 第84-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并购目标软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参数确定研究 | 第87-123页 |
5.1 软件企业收益额确定研究 | 第87-96页 |
5.1.1 收益额界定 | 第87页 |
5.1.2 会计调整 | 第87-88页 |
5.1.3 现金流量预测 | 第88-95页 |
5.1.4 定制软件现金流预测 | 第95-96页 |
5.2 软件企业折现率确定研究 | 第96-103页 |
5.2.1 软件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定价模型 | 第97-98页 |
5.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参数确定 | 第98-103页 |
5.3 软件企业收益期和终值确定 | 第103-105页 |
5.3.1 收益期确定 | 第103-105页 |
5.3.2 软件企业终值确定 | 第105页 |
5.4 软件项目投资价值确定 | 第105-109页 |
5.4.1 基于实物期权的软件研发项目价值评估分析 | 第106页 |
5.4.2 软件项目实物期权特征 | 第106-109页 |
5.5 期权定价模型应用分析 | 第109-114页 |
5.5.1 实物期权理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第109-110页 |
5.5.2 实物期权定价基本思路 | 第110页 |
5.5.3 实物期权主要计算模型 | 第110-113页 |
5.5.4 软件项目期权模型选择 | 第113-114页 |
5.6 软件项目期权价值确定 | 第114-121页 |
5.6.1 基于单期二叉树定价法软件项目价值评估模型 | 第114-115页 |
5.6.2 基于多期二叉树定价法软件项目期权价值评估模型 | 第115-117页 |
5.6.3 参数确定与计算 | 第117-12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123-12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3-12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附录 | 第131-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