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地方企业经济论文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9-21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职工及企业职工第21页
        2.1.2 工资第21-22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第22页
        2.2.2 集体谈判理论第22-23页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3-24页
3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31页
    3.1 福建省企业职工及其工资现状第24-25页
        3.1.1 福建省企业职工及其工资概况第24页
        3.1.2 福建省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构建概况第24-25页
    3.2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现状第25-27页
        3.2.1 政府出台工资增长政策第26页
        3.2.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第26-27页
        3.2.3 工资指导线发布情况第27页
        3.2.4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发布情况第27页
    3.3 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31页
        3.3.1 职工工资增长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第27-28页
        3.3.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不高第28-29页
        3.3.3 福建省内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普遍存在第29页
        3.3.4 福建省与全国职工收入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第29-31页
4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第31-46页
    4.1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相关影响因素的选取第31-32页
    4.2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第32-41页
        4.2.1 问卷设计第32-33页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33页
        4.2.3 信度分析第33-35页
        4.2.4 效度分析第35-38页
        4.2.5 回归分析第38-41页
    4.3 福建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经济层面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1-46页
        4.3.1 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经济层面影响因素的选取第42页
        4.3.2 经济层面影响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关键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2-44页
        4.3.3 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经济层面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第44-46页
5 国内外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经验借鉴第46-51页
    5.1 国外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做法经验第46-48页
        5.1.1 实施集体谈判制度第46-47页
        5.1.2 实施收益分享制度第47页
        5.1.3 实施引导干预制度第47-48页
    5.2 国内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做法经验第48-49页
        5.2.1 采取区域集体协商第48页
        5.2.2 采取行业集体协商第48-49页
        5.2.3 采取企业集体协商第49页
    5.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第49-51页
6 推动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对策建议第51-57页
    6.1 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相关法律法规第51页
    6.2 推动健全企业工资增长相关制度第51-53页
    6.3 加强对劳动定额的监督管理第53-54页
    6.4 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第54-55页
    6.5 加强对企业工资增长的调节指导第55-57页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57页
    7.2 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级阶段巴西东北部学生汉语元音和辅音习得偏误探析--以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为例
下一篇:2005-2015年《世界汉语教学》与《TESOL》季刊载文趋势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