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箱庭疗法的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前言 | 第7-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2.1 倦怠及其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2.1.1 倦怠的概念 | 第8页 |
2.1.2 学习倦怠的概念 | 第8页 |
2.1.3 学习倦怠的特征 | 第8-9页 |
2.1.4 学习倦怠的结构与测量 | 第9页 |
2.2 学习倦怠的研究 | 第9-11页 |
2.3 箱庭疗法的相关研究 | 第11-16页 |
2.3.1 箱庭疗法的概念 | 第11-12页 |
2.3.2 箱庭疗法的干预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3.3 以往研究的评价与启示 | 第14页 |
2.3.4 箱庭疗法干预学习倦怠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16页 |
3 初中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 第16-37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16页 |
3.1.3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3.1.4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3.1.5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3.2 初中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8-32页 |
3.2.1 初中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 | 第18-19页 |
3.2.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状况 | 第19-32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2-37页 |
3.3.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3.3.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差异讨论 | 第33-37页 |
4 学习倦怠初中生箱庭作品的干预研究 | 第37-63页 |
4.1 学习倦怠初中生箱庭作品的特征 | 第37-48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7页 |
4.1.3 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37-38页 |
4.1.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4.1.5 箱庭疗法特征干预结果 | 第44-45页 |
4.1.6 讨论 | 第45-48页 |
4.2 箱庭疗法的个案干预 | 第48-60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48-49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4.2.3 研究过程 | 第50-59页 |
4.2.4 干预效果评估 | 第59-60页 |
4.3 个案干预结果讨论 | 第60-63页 |
4.3.1 箱庭疗法个案干预的结果 | 第60-61页 |
4.3.2 箱庭疗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61-63页 |
5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3页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页 |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3-64页 |
6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