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远城区社区工作研究--以武汉P经济开发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慨念界定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第11-18页
        1.3.1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P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介绍第18-22页
    2.1 社工介入前的社区服务类型第18-20页
        2.1.1 开发商服务为主型第18页
        2.1.2 物业公司服务为主型第18-19页
        2.1.3 社区居委会服务为主型第19页
        2.1.4 社区居民“自治型”第19-20页
    2.2 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分析第20-22页
        2.2.1 政策性支持的需要第20页
        2.2.2 远城区发展的需要第20-21页
        2.2.3 居民实际情况的需要第21-22页
第3章 P经济开发区社工介入现状分析第22-36页
    3.1 P经济开发区的项目服务介绍第22-25页
        3.1.1 项目背景第22页
        3.1.2 项目计划服务内容及范围第22-24页
        3.1.3 项目的介入过程介绍第24-25页
    3.2 社工介入过程已取得的成果第25-31页
        3.2.1 社区调研部分第25-29页
        3.2.2 小组、社区活动部分第29-31页
    3.3 经济开发区社工介入的困境第31-36页
        3.3.1 外部困境第31-33页
        3.3.2 内部困境第33-36页
第4章 影响社工介入远城区社区工作的原因分析第36-43页
    4.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太单一,高指标、低质量现象严重第36-38页
        4.1.1 竞标者推出高指标而忽视可行性第36-37页
        4.1.2 购买资金偏重于价低者得第37页
        4.1.3 项目购买模式很难保障服务效果第37-38页
    4.2 区政府的群众工作不深入,轻时效、重形式引信任危机第38-39页
        4.2.1 工作不到位引发群众信任危机第38-39页
        4.2.2 提供的信息时效性不强加重社工介入困难第39页
    4.3 具有P经济开发区特色的本土性影响严重第39-42页
        4.3.1 地方领导态度对社工介入产生影响第39-40页
        4.3.2 对接单位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第40-41页
        4.3.3 居民人口结构复杂第41-42页
    4.4 社会工作自身发展存在不足第42-43页
        4.4.1 本土社工缺乏发展第42页
        4.4.2 社工机构对专业性要求的降低第42-43页
第5章 社工介入远城区社区工作的对策建议第43-46页
    5.1 购买服务模式的改进第43页
    5.2 政府支持态度的转变第43-44页
    5.3 本土性优势的发挥第44-45页
    5.4 社工团队专业素质的培养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苍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华严经》正觉世间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