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实践价值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6页 |
2.1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起源 | 第14-15页 |
2.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发展 | 第15-16页 |
3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9页 |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 | 第16-18页 |
3.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特征 | 第18-19页 |
4 分布式认知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4页 |
4.1 分布式认知理论下的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 第19-21页 |
4.2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第21-24页 |
4.2.1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21-22页 |
4.2.2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流程 | 第22-24页 |
5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设计 | 第24-31页 |
5.1 教学设计一:《自由落体运动》 | 第25-28页 |
5.2 教学设计二:《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第28-30页 |
5.3 教学设计三:《力的合成》 | 第30-31页 |
6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教学实践与结果分析 | 第31-41页 |
6.1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物理教学实践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6.1.1 实践对象 | 第32页 |
6.1.2 实践效果的评估策略分析 | 第32-34页 |
6.2 教学实践的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6.2.1 前测结果分析 | 第34页 |
6.2.2 课堂教学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6.2.3 后测结果分析 | 第41页 |
7 结论 | 第41-43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41-42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附录 1:前测问卷 | 第46-47页 |
附录 2:随堂问卷 1 | 第47-48页 |
附录 3:随堂问卷 2 | 第48-49页 |
附录 4:随堂问卷 3 | 第49-50页 |
附录 5:后测问卷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者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