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模型的创业板企业价值研究--以网宿科技为例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2 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第18页 |
2.2 EVA法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18-19页 |
2.3 EVA法的引入与本地化 | 第19-20页 |
2.4 EVA法的实证应用 | 第20-21页 |
3 创业板企业适用的估值方法评析 | 第21-27页 |
3.1 创业板上市企业概况与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3.1.1 "创业板"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页 |
3.1.2 企业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3.2 常用估值方法概述 | 第22-25页 |
3.2.1 成本法(资产基础法) | 第22-23页 |
3.2.2 收益法(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23页 |
3.2.3 市场法(比较法) | 第23-24页 |
3.2.4 经济增加值法(EVA法) | 第24-25页 |
3.3 EVA法应用于创业板企业估值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7页 |
3.3.1 基于创业板市场条件的估值方法对比 | 第25页 |
3.3.2 小结 | 第25-27页 |
4 EVA法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4.1 EVA指标的调整原则 | 第27页 |
4.2 经济增加值(EVA)的测算 | 第27-31页 |
4.2.1 计算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 | 第27-29页 |
4.2.2 计算总投入资本(TC) | 第29-30页 |
4.2.3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 第30-31页 |
4.3 分阶段模型的引入 | 第31-32页 |
4.3.1 单阶段增长模型 | 第31页 |
4.3.2 两阶段增长模型 | 第31-32页 |
4.4 价值评估方案的形成 | 第32-34页 |
4.4.1 现状分析 | 第32页 |
4.4.2 参数预测 | 第32-33页 |
4.4.3 价值评估 | 第33-34页 |
5 EVA法应用案例分析 | 第34-48页 |
5.1 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 第34-40页 |
5.1.1 宏观经济 | 第34页 |
5.1.2 行业背景 | 第34-36页 |
5.1.3 公司基本面 | 第36-40页 |
5.2 网宿科技企业价值评估 | 第40-45页 |
5.2.1 历史EVA的测算 | 第40-43页 |
5.2.2 分阶段EVA的估计 | 第43-44页 |
5.2.3 企业价值评估结果 | 第44-45页 |
5.3 价值评估的效用分析与改进方向 | 第45-48页 |
5.3.1 效用分析 | 第45页 |
5.3.2 管理层建议 | 第45-46页 |
5.3.3 局限性与改进方向 | 第46-48页 |
6 EVA评估结果的实践应用 | 第48-49页 |
6.1 发现潜在的审计风险 | 第48页 |
6.2 引导合理的投资决策 | 第48页 |
6.3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