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5-19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20-2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1页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21-32页 |
一、关于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25页 |
二、关于教师工作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5-27页 |
三、关于工作时间与教师职业感受的研究 | 第27-3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32-58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32-42页 |
一、时间与社会结构的内涵分析 | 第32-35页 |
二、社会结构的微观系统与时间分配 | 第35-36页 |
三、社会结构的中观系统与时间分配 | 第36-38页 |
四、社会结构的宏观系统与时间分配 | 第38-4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42-54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42-44页 |
二、访谈法 | 第44-51页 |
三、观察法 | 第51-54页 |
第三节 资料分析与论文框架 | 第54-58页 |
一、资料分析 | 第54-55页 |
二、研究框架的建构 | 第55-56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56-58页 |
第三章 教师工作时间的内涵及特征 | 第58-97页 |
第一节 教师工作时间的内涵 | 第58-67页 |
一、教学时间 | 第60-61页 |
二、科研时间 | 第61-64页 |
三、社会服务时间 | 第64-67页 |
第二节 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与特征 | 第67-81页 |
一、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描述 | 第67-75页 |
二、教师工作时间的总体特征 | 第75-78页 |
三、教师工作时间的人口学特征 | 第78-81页 |
第三节 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现状与特征 | 第81-95页 |
一、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现状描述 | 第81-86页 |
二、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总体特征 | 第86-89页 |
三、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人口学特征 | 第89-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四章 影响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个体因素分析 | 第97-115页 |
第一节 学术兴趣 | 第97-103页 |
一、学术兴趣的内涵与意义 | 第97-99页 |
二、学术兴趣对教师工作时间的影响 | 第99-101页 |
三、学术兴趣对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学术抱负 | 第103-109页 |
一、已有相关研究 | 第103-104页 |
二、学术抱负对教师工作时间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三、学术抱负对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第三节 工作习惯 | 第109-113页 |
一、工作习惯的内涵与特征 | 第109-110页 |
二、工作习惯对教师工作时间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三、工作习惯对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五章 影响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大学组织因素分析 | 第115-153页 |
第一节 考评制度: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风向标" | 第115-131页 |
一、高校教师考评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115-116页 |
二、职称晋升考评对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影响 | 第116-123页 |
三、年度与聘期考核对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影响 | 第123-129页 |
四、达到考评标准的可能性与教师的工作时间及其分配 | 第129-131页 |
第二节 薪酬福利制度: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工具理性 | 第131-141页 |
一、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福利制度的工具理性体现 | 第132-133页 |
二、绩效分配与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工具理性 | 第133-137页 |
三、薪酬福利水平与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工具理性 | 第137-141页 |
第三节 权力关系:教师工作时间的次序分析 | 第141-146页 |
一、大学中的权力关系 | 第141-142页 |
二、行政权力的泛化与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次序 | 第142-144页 |
三、权力等级化与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次序 | 第144-146页 |
第四节 学术氛围: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同化效应 | 第146-151页 |
一、学术氛围的内涵和特征 | 第146-147页 |
二、学术氛围对教师工作时间的同化作用 | 第147-150页 |
三、学术氛围对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同化作用 | 第150-151页 |
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六章 影响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学术共同体因素分析 | 第153-173页 |
第一节 学科规训:教师工作时间及分配的学科差异 | 第153-162页 |
一、学科规训的起源与内涵解读 | 第154-155页 |
二、学科规训与教师工作时间的学科差异 | 第155-159页 |
三、学科规训与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学科差异 | 第159-162页 |
第二节 学术认可: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趋同与分化 | 第162-171页 |
一、学术认可的内涵与意义 | 第162-165页 |
二、学术认可与教师工作时长的趋同与分化 | 第165-168页 |
三、学术认可与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趋同与分化 | 第168-171页 |
小结 | 第171-173页 |
第七章 影响教师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173-193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悖论:教师工作时间的学术资本主义侵蚀 | 第173-179页 |
一、经济发展与学术资本主义 | 第173-175页 |
二、学术资本主义与教师工作时间 | 第175-177页 |
三、学术资本主义与教师工作时间分配 | 第177-179页 |
第二节 科技的"异化":教师工作时间的碎片化 | 第179-187页 |
一、科技"异化"的内涵 | 第179-180页 |
二、时钟的"异化"与时间的精细化 | 第180-182页 |
三、交通工具的"异化"与时间效率的"罗生门" | 第182-184页 |
四、信息技术与工作时间的碎片化 | 第184-187页 |
第三节 性别文化的濡染:女性教师工作时间的被支配地位 | 第187-192页 |
一、性别文化的内涵 | 第187-189页 |
二、性别文化与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的挤占 | 第189-190页 |
三、性别文化与子女教育时间的蚕食 | 第190-192页 |
小结 | 第192-193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193-205页 |
第一节 总结与反思 | 第193-20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93-197页 |
二、柯罗诺斯之困:学术职业的现实处境 | 第197-200页 |
三、困境突破:让"闲逸"成为一种可能 | 第200-201页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201-205页 |
一、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第201-203页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203-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31页 |
中文文献 | 第205-217页 |
英文文献 | 第217-228页 |
网页资料 | 第228-231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231-234页 |
教师访谈提纲 | 第231-233页 |
学生访谈提纲 | 第233-234页 |
附录2 观察提纲 | 第234-235页 |
致谢 | 第235-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