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5-16页 |
1.3.2 关键概念辨析 | 第16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9-20页 |
2 理论回顾 | 第20-36页 |
2.1 领先用户文献研究 | 第20-27页 |
2.1.1 领先用户概念的研究 | 第20页 |
2.1.2 领先用户参与的动因研究 | 第20-23页 |
2.1.3 领先用户的作用研究 | 第23-25页 |
2.1.4 领先用户的识别研究 | 第25-27页 |
2.2 用户参与理论 | 第27-30页 |
2.2.1 用户参与的定义研究 | 第27页 |
2.2.2 用户参与新产品研发的研究 | 第27-28页 |
2.2.3 用户创新理论 | 第28-29页 |
2.2.4 用户参与的方式与测量 | 第29-30页 |
2.3 机会信念理论 | 第30-33页 |
2.3.1 机会信念的内涵 | 第30-31页 |
2.3.2 机会信念的形成形式 | 第31-32页 |
2.3.3 机会信念的测量 | 第32-33页 |
2.4 创新行为理论 | 第33-34页 |
2.4.1 机会识别的内涵 | 第33页 |
2.4.2 机会开发的内涵 | 第33-34页 |
2.4.3 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的区别 | 第34页 |
2.4.4 机会开发的维度与测量 | 第34页 |
2.5 可能存在的理论框架 | 第34-36页 |
3 研究方法设计 | 第36-45页 |
3.1 研究样本 | 第36-38页 |
3.1.1 个案数量的确定 | 第36-37页 |
3.1.2 行业的选择 | 第37-38页 |
3.1.3 样本的选择 | 第38页 |
3.2 案例企业及调研项目情况 | 第38-39页 |
3.3 构念的测度 | 第39-41页 |
3.3.1 领先用户参与的测量 | 第39-40页 |
3.3.2 机会信念的测量 | 第40页 |
3.3.3 企业的创新行为的的测量 | 第40-41页 |
3.4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41-45页 |
3.4.1 数据的收集方法 | 第41页 |
3.4.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3.4.3 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手段 | 第43页 |
3.4.4 数码编码方法 | 第43-45页 |
4 案例研究 | 第45-81页 |
4.1 领先用户参与的基本过程 | 第45-59页 |
4.2 企业识别领先用户带来的创新机会过程 | 第59-70页 |
4.2.1 领先用户参与与企业机会信念的关系 | 第59-67页 |
4.2.2 用户交互知识的调节作用 | 第67-70页 |
4.3 企业开发领先用户带来的创新机会阶段 | 第70-79页 |
4.3.1 机会信念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 第70-76页 |
4.3.2 组织氛围感知的调节作用 | 第76-79页 |
4.4 机会信念是领先用户参与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过程机制 | 第79-80页 |
4.5 模型构建 | 第80-81页 |
5 研究结论 | 第81-86页 |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81-83页 |
5.2 研究建议与启示 | 第83-85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5.3.1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第85页 |
5.3.2 本文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附录A 访谈提纲 | 第95-96页 |
附录B 个人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