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LAMS平台促进初中古文有效教学的实验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古文的教学价值 | 第13-14页 |
| ·基础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 第14页 |
| ·学习设计理念的兴起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信息技术在古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LAMS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8-19页 |
| ·相关术语解释 | 第19-21页 |
| 2 LAMS简介 | 第21-31页 |
| ·LAMS的发展 | 第21-22页 |
| ·LAMS遵循的标准—IMS-LD | 第22-23页 |
| ·LAMS的系统架构 | 第23-25页 |
| ·LAMS的主要模块功能与活动工具 | 第25-31页 |
| ·LAMS的主要活动工具 | 第25-27页 |
| ·序列管理工具 | 第27页 |
| ·主要功能模块 | 第27-31页 |
| 3 LAMS平台应用于古文教学的前端分析 | 第31-43页 |
|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 ·当前初中古文教学现状 | 第32-34页 |
| ·古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 ·信息技术为实现古文有效教学提供可能 | 第36-37页 |
| ·LAMS应用于初中学段古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43页 |
| ·LAMS应用于古文教学的理论思考 | 第37-39页 |
| ·LAMS的优势及特点 | 第39-41页 |
| ·现实条件 | 第41-43页 |
| 4 基于LAMS平台的初中古文教学实验过程 | 第43-68页 |
| ·实验环境的设计 | 第43-49页 |
| ·硬件环境的布置 | 第43页 |
| ·软件环境的搭建 | 第43-47页 |
| ·实验对象的选取 | 第47-48页 |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48页 |
| ·实验变量 | 第48-49页 |
| ·LAMS平台的试用 | 第49-51页 |
| ·学习单元的设计 | 第51-59页 |
| ·初中学段古文知识分类 | 第51-52页 |
| ·古文的教学环节 | 第52页 |
| ·LAMS学习活动序列设计 | 第52-59页 |
| ·学习单元的开发 | 第59-67页 |
| ·拖动活动工具并链接各个活动 | 第59-61页 |
| ·设置各个活动的内容并预览 | 第61-67页 |
| ·正式实验 | 第67-68页 |
| 5 教学实验效果评价 | 第68-76页 |
| ·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 第68-71页 |
| ·问卷数据分析 | 第71-73页 |
| ·师生访谈 | 第73-75页 |
| ·访谈概要 | 第73页 |
| ·教师访谈 | 第73-74页 |
| ·学生访谈 | 第74-75页 |
| ·实验小结 | 第75-76页 |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 ·创新之处 | 第77页 |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附录一 初中学生对古文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第82-83页 |
| 附录二 古文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情况调查问卷 | 第83-84页 |
| 附录三 LAMS应用于初中古文课堂的效果调查问卷 | 第84-86页 |
| 附录四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测试卷(古文单元) | 第86-92页 |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