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 ·研究问题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基础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内容 | 第12-14页 |
|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标准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文献总结 | 第20-22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2-25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 ·样本选取 | 第23-25页 |
| 4 现行的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分析 | 第25-32页 |
| ·现行的培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第25-28页 |
| ·现行培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现行培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0-32页 |
| 5 现行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 | 第32-37页 |
|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 6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建构 | 第37-52页 |
| ·建构标准的原则 | 第37页 |
| ·一级指标的确立 | 第37-38页 |
| ·二级指标的确立 | 第38-40页 |
| ·二级指标具体评价内容的确立 | 第40-46页 |
| ·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权重设计 | 第46-49页 |
| ·二级标准的权重 | 第46-47页 |
| ·二级标准具体评级内容权重 | 第47-49页 |
| ·《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初步拟定 | 第49-50页 |
| ·《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检验 | 第50-52页 |
|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 ·研究被试 | 第50页 |
| ·评价工具 | 第50页 |
| ·研究过程与分析 | 第50-51页 |
| ·一线教师对评价标准的评价与修改意见 | 第51-52页 |
| 7 研究结论 | 第52-56页 |
| ·《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最终确立 | 第52-54页 |
| ·提高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 第54-56页 |
| 8 研究反思 | 第56-57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6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