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30页 |
·罗非鱼营养学价值 | 第12页 |
·罗非鱼产业现状及市场情况 | 第12-14页 |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现状 | 第14-25页 |
·鱼料选择与暂养 | 第14页 |
·放血与发色 | 第14-15页 |
·鱼片浸洗与泡药 | 第15-16页 |
·冷冻保鲜技术 | 第16-23页 |
·包装技术 | 第23-24页 |
·HACCP在冻罗非鱼企业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罗非鱼的理化检测 | 第25-28页 |
·pH | 第25-26页 |
·感官评定 | 第26页 |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 | 第26-27页 |
·电导率 | 第27页 |
·质构特性 | 第27页 |
·TVB-N | 第27-28页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28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5页 |
·新鲜罗非鱼的预处理 | 第31页 |
·冻结及解冻 | 第31页 |
·理化特性 | 第31-35页 |
·罗非鱼主要的加工产品加工方法 | 第35-39页 |
·冻鱼糜 | 第35-36页 |
·冻鱼丸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7页 |
·海南省加工企业调研 | 第39页 |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流程优化 | 第39页 |
·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优化 | 第39-44页 |
·鱼料选取 | 第39页 |
·活体鱼暂养 | 第39-40页 |
·鱼片活体发色处理 | 第40页 |
·鱼片活体放血 | 第40-41页 |
·鱼片的臭氧水清洗消毒 | 第41页 |
·鱼片剖片工艺 | 第41页 |
·鱼片去皮操作 | 第41页 |
·鱼片磨皮步骤 | 第41页 |
·鱼片修整形态处理 | 第41-42页 |
·挑刺修补美化鱼片 | 第42页 |
·鱼片灯照检测 | 第42页 |
·鱼片区分规格标准 | 第42页 |
·使用臭氧水消毒鱼片 | 第42页 |
·泡药浸洗鱼片 | 第42-43页 |
·镀冰衣 | 第43页 |
·鱼片真空包装技术 | 第43页 |
·鱼片快速冷冻 | 第43页 |
·鱼片称定重量 | 第43-44页 |
·产品装箱储存 | 第44页 |
·产品抽样金属探测 | 第44页 |
·鱼片成品的冷藏保鲜 | 第44页 |
·冻罗非鱼片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 | 第44-49页 |
·冻罗非鱼片外观感官的质量标准 | 第44-45页 |
·冻罗非鱼片解冻后的感官质量标准 | 第45-46页 |
·冻罗非鱼片的理化指标标准 | 第46页 |
·冻罗非鱼片安全卫生性质量标准 | 第46-49页 |
·罗非鱼的理化特性检测 | 第49-52页 |
·pH | 第49页 |
·电导率 | 第49-50页 |
·水分参数 | 第50页 |
·TVB-N | 第50-51页 |
·感官评定的评价结果 | 第51页 |
·质构测量 | 第51-52页 |
·新鲜罗非鱼片的肌肉结构 | 第52-60页 |
·罗非鱼片背部肌肉的特征 | 第53-55页 |
·新鲜罗非鱼尾部肌肉的特征 | 第55-57页 |
·新鲜罗非鱼腹部肌肉的特征 | 第57-60页 |
·样品中各部分蛋白质含量 | 第60页 |
·样品中各部分粗脂肪含量 | 第60-61页 |
·样品中各部分冰点 | 第61页 |
·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 第61-64页 |
·分割冷冻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 第62页 |
·整体冷冻罗非鱼片TVB-N值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 第62-64页 |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加工产品 | 第64-67页 |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鱼糜产品与金枪鱼质构特性的比较 | 第64-65页 |
·分割加工后不同部位鱼肉制成的鱼丸产品质构特性的比较 | 第65-67页 |
4 讨论 | 第67-68页 |
5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