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选题缘起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独特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内容的创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27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第14-17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页 |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国外的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研究——翻转课堂 | 第17-19页 |
·国内的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研究 | 第19-23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 | 第23页 |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 | 第23-24页 |
·导学文本 | 第24-26页 |
·研究问题预设 | 第26-2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7-31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7-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路线 | 第28-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调查问卷 | 第29-30页 |
·访谈提纲 | 第30页 |
·统计工具 | 第30-31页 |
4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地理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第31-45页 |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模式适应性情况分析 | 第32-35页 |
·导学稿的设计与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现行导学稿的学生评价良好 | 第35-36页 |
·导学稿完成度高,但利用效率偏低,研学习惯有待提高 | 第36-37页 |
·导学稿利用形式影响学习效果 | 第37-38页 |
·课堂形态与学生课堂状态的分析 | 第38-39页 |
·导学模式下的学生差异性分析 | 第39-45页 |
·性别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年级差异分析 | 第40-43页 |
·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差异性分析 | 第43-45页 |
5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的问题诊断 | 第45-55页 |
·导学文本设计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诊断 | 第45-49页 |
·导学文本的编写随意化 | 第45-46页 |
·导学文本优化机制缺失 | 第46-49页 |
·课堂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9-55页 |
·导学与自主关系的失衡——“教”与“导”的迷思 | 第49-52页 |
·自主空间受限 | 第52-53页 |
·导学过程忽视学生差异 | 第53-55页 |
6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对策思考 | 第55-65页 |
·导学文本设计与利用策略 | 第55-60页 |
·建立完整的“设计-实施-改良”机制 | 第55-57页 |
·导学文本设计注重地理图表的运用 | 第57-59页 |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导学文本利用效率 | 第59-60页 |
·导学型课堂组织策略 | 第60-65页 |
·处理好“导-学关系”,组织好“两段六步” | 第60-62页 |
·关注教学情境变化,促进课堂资源生成 | 第62-63页 |
·关注差异,加强组内引导与组间评价 | 第63-65页 |
7 总结 | 第65-73页 |
·研究结论 | 第65-71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结论 | 第65-66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问题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建议 | 第68-69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要素总结 | 第69-70页 |
·导学型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讨论 | 第70-71页 |
·研究反思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75-78页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