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隐性知识共享和动态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隐性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隐性知识的内涵 | 第14页 |
·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动态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动态能力的内涵 | 第16-17页 |
·动态能力测度、评价及实证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1-44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分析 | 第21-24页 |
·研究对象和问卷设计过程 | 第24-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问卷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26-27页 |
·变量测量 | 第27-28页 |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收集方法 | 第28页 |
·数据分析方法—因子分析 | 第28-29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的分项评价 | 第29-41页 |
·学习能力因子分析 | 第29-33页 |
·技术能力因子分析 | 第33-36页 |
·知识整合能力因子分析 | 第36-38页 |
·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 第38-41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42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 第44-49页 |
·山东福德科技有限公司概况 | 第44页 |
·福德科技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分项评价 | 第44-47页 |
·问卷设计与原始数据的取得 | 第44-45页 |
·学习能力评价分析及能力提升 | 第45-46页 |
·技术能力评价分析及能力提升 | 第46页 |
·知识整合能力评价分析及能力提升 | 第46-47页 |
·创新能力评价分析及能力提升 | 第47页 |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动态能力总体评价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